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美文美图  > 正文

酥锅,农家小院飘清香

作者: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5-03-12 10:00

□清荷诗语

父亲是一个知识渊博、通古博今的语文老师,从他那里,我知道了酥锅的由来。

酥锅是鲁菜中的一道特色菜,也是菏泽人过年常备的菜品之一。相传是清朝时期一个叫苏小雅的女子发明的。苏小雅是一位孝顺的女儿,当父母渐渐变老无法咀嚼硬的食物时,苏小雅为了让父母吃上既健康又有营养的饭菜,便创出这道酥香松软的菜。这道菜因为是苏小雅所发明,最初命名为“苏锅”,后来因为其入口酥软、鲜嫩、爽滑的特征,被人们用谐音称为“酥锅”,并成为齐鲁大地上人们最爱的特色名吃之一。

制作酥锅在材料上极为讲究,主料有白菜、藕、海带、花生、冻豆腐、排骨、猪蹄、鸡、鱼、带肉猪肘子骨一根等,调料有醋、糖、黄酒、酱油、葱、姜、盐、十三香等。酥锅材料的摆放也十分讲究:白菜铺底,肉类、海带、藕等层层叠放,最后再覆盖一层豆腐和白菜。每一层都经过精心安排,仿佛在锅中构建一座美味的“宝塔”。酥锅的口感之所以这么好,从它繁杂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中即可窥见一斑。

菏泽人选择这些食材来做酥锅,不仅因为它们的味道,更因为它们的营养搭配。海带是一种碱性食品,常吃可以增加钙的吸收,尤其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益处更多。而海带、藕、花生三种食材的营养正好相辅相成,增加人体对营养的吸收。猪肘子是猪身上最有力量的肉,猪皮又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而猪肉、白菜再加上冻豆腐是齐鲁大地上的居民们在冬天最爱吃的一道家常菜。

记忆中小时候,平日里勤俭持家的母亲,每到过年时却格外大方。无论是鸡鸭鱼肉,还是糖果点心,她都会准备得满满当当,仿佛要把一整年的爱都倾注在这几天。只要母亲赶完腊月廿六的大集,家里就开始为年忙活起来,整天院子里飘荡的不是肉香,就是炸酥菜的香。最深刻的当数除夕夜,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后,母亲与大姐的身影便会在厨房里忙碌起来,用我们家那个大铁锅做酥锅。当锅盖开始冒蒸气的时候,扑鼻的香味也就飘散开来。但这时还不能吃,因为酥锅需要焖上一晚,味道才会更美妙。一道酥锅做下来,大约需要八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只有经过文火慢炖的酥锅,才能让蔬菜的营养完全释放出来。

大年初一,天还未亮,我们这些孩子便踩着满地的芝麻秆,欢快地跑出家门,到长辈家里磕头拜年。寒冷的清晨,因我们的笑声而变得温暖。大半天下来,我们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是满满当当的花生、糖果。回到家后,把这些花生和糖果藏好,在春节后的许多个日子里,它们就成为我最美味的零食了。等快到中午时,母亲早已把酥锅热好,盛放进家里那几个大瓷碗里,然后用几个新手帕包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馒头中间还夹着几块鲜艳明亮的红烧肉。我们姐弟几个每人手里端着一碗酥锅,拿着用手帕包好的肉夹馒头开始给长辈和邻居送。这样的年味,真的很浓,浓到让你用一生的记忆去回味,去铭记。每每想起,满怀、满心都是幸福与知足。

吃酥锅是最快乐的事情,每次吃都会有惊喜。用筷子轻轻拨开最上面那层白菜,随着香气的飘散,卤汁下洁白如玉的莲藕就呈现在眼前。这藕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已经透烂得入口即化。吃过藕后,再拨开一层白菜,便是海带,等再拨开鲜美无比的海带,随着汤勺的不断往下探取,荤菜才随之而出,才是我们企盼已久的肘子肉和鱼肉,把它们送入口中,包括大骨头和鱼刺都是酥的。这味道,鲜香中透着酸辣,入口即化的藕、酥烂的肉、鲜美的海带,每一口都令人回味无穷。

酥锅之所以能成为人们逢年过节必备的美食,成为一种饮食习俗和民间文化,正是因为其中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