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美文美图  > 正文

●菏泽地名前世今生●
大马王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4-09 09:25

大马王村位于曹县城西北40千米,庄寨镇政府驻地西北4千米处。全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3平方千米,村落占地面积0.2平方千米。聚落呈长方形,东西主大街长650余米,南北主大街长500余米。全村居民580余户,2240余人,有王、李、薛等姓,王姓居多。

大马王村因始迁祖来时骑高头大马而得名。《曹县地名志》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子贤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来时骑有高头大马故名大马王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原水文局局长王子平生于该村。

王子平,曾用名王治国,1938年6月参加曹县义合乡抗日自卫大队。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鲁西南地区陇海抗日支队秘书长、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第五大队供给处财政股长、曹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长、冀鲁豫边区五专署财政科长,为地方和部队的财政建设作出了贡献。1945年8月任东明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与国民党在东明地区的和平谈判,同国民党代表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6年6月任冀鲁豫行署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修防处副主任,参与领导了黄河归故斗争,在黄河归故之前组织动员民工5万人,一个月的时间内对鲁西南险工段的黄河大堤进行了加高培厚,确保了冀鲁豫解放区沿黄群众的安全。1947年上半年,奉命领导修防处造船、搭浮桥,有力地支援了刘邓大军发起的鲁西南战役。1947年后,先后任冀鲁豫区第五专署财委副主任、冀鲁豫区五专署战勤指挥部副司令员,组织大批粮食、担架支援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领导修建了黄河石头庄溢洪堰工程,为国家的水文事业作出了贡献。

大马王村村民重视教育,王氏家族迁此定居后,就创办私塾、读书习礼,人才辈出。清朝出了王曾颜、王永富、王镇等四位监生。近现代培养出了王金镒(曾任东明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凤仪(曾任国家外经贸部直属总公司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党委书记)等优秀人才。

大马王村,又称义城寨。据说鸦片战争后,大马王村村民耗巨资和人工修筑了坚固的寨墙。一旦发生水患和匪患,周围修不起村寨的居民纷纷逃到大马王村,村民热情好客,接待、留宿,故以义城寨呼之。

大马王村村民自迁到此地后,一直辛勤垦荒,艰苦创业,渴望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日寇侵华打碎了村民的梦想。在党的号召下,王运清(曾任冀鲁豫支队五大队通讯连指导员)、王松枝、王治金等带领村民与日伪顽杂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王金喜(考城县三区区长)、王玉琴、王治金等村民先后为国捐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马王村村民全心全意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新拾起祖传的油料加工产业。1962年,全村办起了著名的八大油坊,壮大了集体经济。1971年又开办了玻璃仪器厂。1979年的眼镜销售队伍跑遍全国。

进入新世纪,大马王村木材加工业成了主导产业,现已形成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争奔致富之路的崭新局面。

丰瀚 酆鸿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