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美文美图  > 正文

扬场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6-18 09:21

image.png

歌谣曰:张大叔,李大爷,拿着木锨真利索;先扬一个龙搅水,再扬一个猪打窝;风大麦粒刮不走,无风麦糠照样落;一场扬了两千斤,累得老头直哎哟。

扬场是借助风力将糠、尘土和碎秸秆等杂质清除干净,此时是乡亲们心情最为紧张、亢奋的时候,按他们的说法,到这一步粮食算是到嘴边了。但收成好坏,辛劳一年究竟能有多少回报,除去交公粮,剩余口粮够不够吃,扬完场就知道了。

扬场是个技术活,一般是劳力扬场,妇女打落。所谓打落,是用大竹扫帚将扬出来的麦糠、没轧下麦粒来的穗头以及夹杂在麦子里的土坷垃等脏东西轻轻扫出去。

夏天多南风,将麦子和麦糠堆成东西向,选择场中开阔通风的地方,确保风力适中,便于分离杂质。劳力头戴草帽,喜滋滋地操起木锨,先试试风。一看风力可以,接着便开始抡圆臂膀,一锨一锨把粮食抛向空中,撒出去的粮食随之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风将较轻的杂质吹走,较重的麦粒则纷纷落回地面。

扬场讲究力道均匀,高度适中,确保麦粒向一处洒落,也方便打落的人干活。老百姓爱说,好风胜过好技术。扬场要时时关注风力风向,趁好风时赶紧扬上一阵,风小时要尽力扬高些。没风时任凭再好的本事也干着急,劳力便趁机吸支烟、喘口气歇歇。

俗话说,三分扬,七分落。打落也是一项技术活,会扬场的好把式要配一个会打落的,只有两人紧密配合才不窝工,才能把扬出来的麦糠等及时清扫出去,这样扬出来的小麦才干净。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扬场技术逐渐被淘汰,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尽管如此,扬场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和一种传统技艺,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依然值得被记录和传承。

文/孔伟建 图/王世会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