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巨野县  > 正文

昔日东南飞 今朝凤还巢
—— 徐彬彬返乡创业记

作者: 胡德光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3-18 09:49

望着身后通往村庄的小路,刚刚高中毕业的徐彬彬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往前走——外出打工,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虽然一切都是未知。

徐彬彬所在的村子是巨野县董官屯镇人祖庙村,靠天吃饭、靠地生活,是很多追求“稳当”的村民一生的写照。稳当,也带来了贫困。

走出家门、不甘贫困的徐彬彬,凭着在打工期间所学的知识和平时悉心钻研掌握的专业技术,很快就脱颖而出,获得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先后从普通的职工做到班长、车间主任、生产厂长。

一次春节回乡,村党支部书记找到了徐彬彬,希望他返乡创业。当时,人祖庙村“两委”班子成员普遍年龄较大,受限于眼界和能力,缺乏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能力,村集体经济也比较薄弱。看着父老乡亲的贫困情况和家乡破败的环境,徐彬彬动了返乡的心。但是,自认能力欠缺的徐彬彬,还是婉拒了村里的好意。

虽说没有下定决心返乡,但一颗返乡的种子,已经在徐彬彬的心底种下。在外期间,他开始有意识向那些经营管理方面的行家学习管理经验,留意市场行业动态,为返乡创业积攒力量。

之后的时间里,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实施,人祖庙村党支部结合镇党委政府,不断与徐彬彬联系,向他宣传政策利好,终于将这只东南飞的“金凤凰”引回了家乡。

“镇里高度重视招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制定精准的人才回引方案,一人一方案,一项目一方案,拿出最优惠的创业政策,用诚心诚意打动在外人才,让我们感觉到返乡也能干大事。”徐彬彬告诉记者。

回到家乡之后,经过多方调研学习,结合自身的专业考虑,徐彬彬认定服装加工销售最适合在家乡发展。

“一方面,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父老乡亲入厂打工,提高村民收入;另一方面,自己之前打工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个行业,十分熟悉。”徐彬彬表示。

2010年,徐彬彬迈出了创业办厂的第一步,成立了服装加工厂,虽然只有十几个员工,规模较小,但在政府的扶持下,事业正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时至今日,徐彬彬不仅注册了巨野彬鹏服装有限公司,扩建了生产车间,还在外村设了厂,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稳定的收入。截至目前,徐彬彬带动当地村民500人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随着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徐彬彬也逐步融入家乡的发展之中,成为人祖庙村的一名村干部。在徐彬彬的带领下,人祖庙村通过争取政策资金、企业捐款等方式,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实现了“户户通”,一改往日下雨不能出门的交通情况。

尤其是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徐彬彬更是鼓足了干劲,一心为村子发展进行谋划——将服装厂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将产业下游的裁剪、钉线等工艺交由村民承包,扶持家庭作坊发展;带领村民积极开展农村互联网商务人才培育,探索实施“互联网+”发展模式,带动返乡创业人员开拓线上销路。现已累计开展培训200余人次,孵化培育5家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在徐彬彬的带领下,服装产业在人祖庙村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一体的产业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92万元。

记者 胡德光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