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鄄城县  > 正文

春风正劲好扬帆 砥砺奋进新征程
——鄄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侧记

作者: 焦同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5-26 10:09

image.png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以来,鄄城县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四个突破”“两个提升”工作部署为重点,聚力聚焦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奋斗目标,以“十条工作主线”为抓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拼搏、奋力攻坚,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民生关切的问题得到解决,一项项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跨越赶超强势发力。

如今的鄄城,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鄄城县1637个基层党组织,高扬鲜艳党旗奋勇前进;36657名党员,凝聚红色力量斗志昂扬,按下了改革发展的“快进键”,谱就了一曲凝心聚力促跨越的宏大乐章。全县在建过亿元工业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15亿元;其中,过5亿元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58亿元;过10亿元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95亿元。1至4月份,全县税收收入增速47.4%,居全市第二位。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居全市第二位。工业用电量增长36.1%,居全市第一位。

近年来,鄄城县紧紧融入全市“231”特色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以开发区为主体,以医疗器械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铁路商贸物流产业园为骨干的“一区四园”高能级产业园区,推动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翼产业”加速膨胀扩充,抢抓产业发展之“时”,塑成了跨越赶超之“势”,走出了一条以“园区大提升、产业大突破”为抓手,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鄄城路径。

今年,鄄城县开发区扩区调区已通过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达到1090.91公顷。主体功能区、专用设备产业集聚区、第二工业园区三区联动、各赋其能;化工产业园“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的品牌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铁路商贸物流园年底即将开工建设。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一区四园”高能级工业发展平台,以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为骨干的“一体四翼”产业布局,将成为鄄城“双招双引”的新优势,也将为全市“231”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强势赋能。

生物医药产业是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十强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鄄城现代医药产业园作为全市“一港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做大做强菏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鄄城县坚持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和生物药,加快推进菏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生物医药科创中心、菏泽生物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

随着睿鹰落户鄄城,生物医药产业快速膨胀壮大。第一季度,9家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7%。预计今年全县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可突破25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均可实现翻倍增长。明康原料药产业园创新“拎包入住”招商新模式,共享车间主体基本完工,已签约项目11个。睿鹰一期、博科一期、鲁西药业等企业产销两旺,特别是睿鹰生物医药作为龙头企业,去年投产后,当年即实现税收近9000万元,成为鄄城县工业企业纳税第一大户。今年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纳税1800万元。随着睿鹰二期、鲁西药业产业园陆续投产运行,鄄城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后劲将更加有力。

高端化工强势崛起。传统化工加快转型升级,华意化工、沃兰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深耕新工艺与新技术,实现“脱胎换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迅速,通过产业集聚性培育,涌现出了富达科技、南港化工、鼎泰新能源、天拓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富达科技生产的天然有机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在今年春季全市集中开工活动中,鄄城县开工的高端化工项目10个,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37.4%。

鄄城县抢抓锂电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机遇,依托龙蟠科技,超前布局锂电产业、加速抢占锂电技术制高点。通过集群发展、链式培育,龙蟠科技从最初投资3个多亿元的单体项目,衍生为投资超137.65亿元、占地1292亩、分7期建设的产业园项目。

鄄城县将更加注重强链补链,优化产业协同、产业聚集,基于龙蟠科技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极片回收等项目,和即将落地的贝特瑞负极材料项目,全力打造山东省规模前列、技术领先的新能源电池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随着龙蟠科技山东产业园内多个项目建成投产,1至4月份产业园用电量0.2亿千瓦时,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7.64%,在鄄城县用电企业中排名第一位。

腾出蝶变空间,去旧貌换新颜。近年来,鄄城县采取分区块改造、区块间良性竞争的工作模式,成立专班、靠前工作,积极推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僵尸企业用地的盘活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先后清理整合企业30余家,盘活土地3000余亩,全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今年初,该县将原万星能源、祥顺生物、旭康羽毛粉等低效停产企业进行清理整合,腾出土地580亩,成功引进山东石牛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合立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园区产业发展活力。

鄄城县坚持“固长板、补短板、树样板”,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继续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企业秘书”工作机制,变“被动吹哨报到”为“主动驻企服务”,第一时间为企业纾难解困,尽快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去年以来,200余名“企业秘书”长期下沉企业,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24小时服务”,有力保障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鄄城县始终坚持“立足实际而破解困难,致力为民而追求高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福祉。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突破口”“主攻点”,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聚集,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镇村率先发展,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共同振兴。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力争6月底前,各镇街至少创建1处达到市级创建标准的示范区;年底前,三分之二的行政村达到市级示范区创建标准。目前,全县首批17个示范片区创建初见成效,第二批17个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为确保示范片区创建质量,每季度组织一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观摩活动,全面提升创建积极性。

全力推动全县“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整合资金3000万元,镇街自筹资金180万元,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个,带动村集体收入240余万元,惠及60个村。探索县镇国企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将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打包,利用平台公司融资,统筹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现已实施项目9个,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49.4万元。第一季度完成网络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113.5%,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

始终坚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新补充教师361人,其中70%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校,乡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大幅提升,教学质量逐年增强。去年,全县春季高考本科录取434人,占全市录取总量的38.5%,列全市第一位。

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古泉街道、箕山镇等8个镇街新卫生院投入使用。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强化“一老一小”医疗保障能力。广泛开展“暖心行动—送温暖”“暖心家园”义诊等社会公益活动。

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推动群众就业增收。全县17个创业园入驻企业160个,带动就业5420人。持续用好“帮扶车间”,推动“帮扶车间”向“致富车间”转变。目前,227家车间注册小微企业,直接间接带动群众1万余人就地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提升至2000元。

坚决守住“一排底线”,筑牢发展安全屏障。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结合“两会”安保等工作实际开展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组织针对性风险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生态环保、生产安全、校园安全、食品药品、防灾减灾等领域动态监管,严防风险演变成隐患和事故,始终以最高的站位、最严的标准、最实的举措,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守牢安全底线开展抽查检查40余次,及时有效排除各类风险隐患。

抢抓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坚持外塑形象、内炼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创新实行“房票异地安置”制度,回迁群众凭房票自选商品房,让更多群众早日实现了“安居梦”,先后完成房票异地安置1028户,新城区董楼佳苑、黄河印、城市之光等房产项目进展迅速。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市级以上景区化村庄3个,阎什、凤凰2个重点镇正加快推进,城镇空间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贯通八方的“3纵14横”河流水系,承载县域农耕灌溉、城乡绿化;畅连内外的“14纵20横加1环”路网格局,承载地区经济流通、商贸往来。主城区89.3公里雨污水管网已基本铺设改造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成效逐步显现。G240和S304两座跨黄河公路大桥通车在望,鄄郓高速建设全面展开,沿黄高速、沪太高铁鄄城高铁站项目有序推进。

鄄城县将致力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等政策机遇,扛起责任担当,凝聚工作合力,积极巩固经济平稳向好态势,为菏泽后来居上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 记者 焦同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