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飞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1-10 09:18
大野沼泽之地,麒麟诞生之乡——巨野。历史上,这里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秦末彭越起兵之所,东临孔子故里曲阜,西陲牡丹之都菏泽。新中国成立以来,它因煤而兴,曾拥有几十亿吨煤田的“繁华”,是菏泽近现代工业的“进步生”。面对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境,巨野人怀揣着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迎难而上,成功破局,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之路,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巨野拔地而起。
城市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作为最早扎根巨野的金融机构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农村信用社在这里驻扎到2015年改制成功,巨野农商银行伴随巨野县经济社会爬坡过坎,转型升级,一路生花,屡创辉煌。
近年来,巨野农商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始终坚守“立足本土、服务实体、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孜孜不倦,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麟州热土上的百姓提供方便快捷、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巨野农商银行的干部职工用担当和情怀润泽“三农”“小微”之花,用专业和创新疏通经济社会“血脉经络”,用智慧和汗水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在服务巨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推动着自身高质量发展。
党建为旗 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
旗帜决定方向。巨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威说:“新征程上,干好党的金融事业,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深学细悟笃行,全面对标对表,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近年来,巨野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措并举为员工素质提升搭建平台,激发党员、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党建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双向提升。巨野农商银行持续做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支部集中学习,扎实开展好“五项教育”“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示范作用,建立党委班子基层党支部联系点和支行“双联系”制度,狠抓学习跟进,深化基层调研,强抓转化落实。
严选严管,在队伍建设上求实效。巨野农商银行党委持续深化三项机制改革,畅通人才晋升机制,为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积极做好推优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员工后备军作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强年轻干部队伍管理,为年轻干部员工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管理人员岗位竞争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同时,聚焦员工职业生涯关怀、岗位素质提升、企业文化认同,坚持思想政治、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共同提升的原则,持续推进“党建+”系列活动。去年以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近20次、理论研讨11次,班子成员不定期到基层调研,形成调研报告6篇,现场听取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1次、部室经理工作述职报告1次。当年度新发展党员4名,对11名发展对象进行集中轮训。
实体为基 加大高质量金融供给
“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巨野农商银行贷款资金的大力支持,增强了公司发展后劲,使我有了发展的劲头……”近日,记者跟随巨野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山东铂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谈到农商银行的服务,公司负责人马卫东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用于电力、消防等领域。由于技术、产品质量、信誉良好,公司订单逐年增加。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设备和原材料购进时,公司出现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巨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走访、调研,及时为该企业办理了具有财政贴息的“专精特新贷”800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近年来,巨野农商银行在当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巨野制造品牌建设的工作指导下,快速行动,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切入点、着力点,着力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巨野农商银行积极参与巨野县工信局与县金融办联合开展的辖区金融机构金融赋能、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活动,对接优质企业,为持续强化对巨野县“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赋能,有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产品制造、节能电子产品等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项目清单进行逐户对接、动态监测,着力提升清单内项目授信转化率。创新服务模式,针对新能源产品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优质特色产业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巨野农商银行围绕辖区高新技术优质企业设备采购、技术升级等需要,加强设备购置、技术提升等类贷款支持;聚焦“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专项产品,精准支持优质企业强有力发展。客户经理通过走出去,到企业车间、场地走访调研,掌握企业发展底数,确保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产业为擎 促进高质量转型升级
“巨野农商银行为我们村提供了整村授信2000万元,推动村里创业者发展产业,提升村民消费能力。”近日,巨野县万丰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
巨野农商银行发挥点多面广、挂职“金融村长”覆盖全县乡村的优势,在整村授信工作上下功夫,逐户完善客户信息,做到应授尽授。巨野农商银行万丰支行与该辖区万丰镇王庄村签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为该村整村授信2000万元,成为该村村民生活、创业的“家庭备用金”。自授信之日起,村民可凭身份证到支行申请贷款,随贷随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缺少质押物、抵押物的难题,缓解了村民融资难的状况,打开了村民创业致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方便之门。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巨野农商银行聚焦农业农村、小微企业、新市民群体等关键点,持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普惠金融水平。巨野农商银行聚焦农业农村,“金融村长”与村妇联主席、驻村客户经理和农金员多点联动,深入村庄、社区当好“金融宣传员”“业务办理员”,充分发挥了“金融桥梁”作用。结合当地农业生产为主的特点,围绕农业生产、农村居民创业、农产品加工、涉农消费等方面,推出了“福麟惠农贷”“福麟惠企贷”“福麟巾帼贷”“福麟惠民贷”等贷款产品,让有创业发展意愿、发展农业的农村居民增添发展动力,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该行稳健抓好普惠金融业务拓展,持续加大普惠贷款考核占比,定期开展普惠金融专项服务、“金融夜校”、“新一轮整村授信”等活动,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针对农村行业客户,该行持续提升涉农贷款产品可获得性,切实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为粮食收购、蔬菜种植、板材加工等客户提供精准金融支持。在走访农户过程中,重点扶持种养殖特色农业,组织辖内各信贷中心,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开展走访。广大员工不顾炎热酷暑、凛冽风雨,奔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对玉米、高粱等种粮大户,葡萄、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大户,鸡鸭、牛羊等养殖大户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经营现状、经营规划等,支持他们扩大种养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全力满足客户信贷需求。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巨野农商银行实行班子成员、部室经理包靠制度,每个支行明确一名服务企业的“店小二”,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对接等多种辅导方式为企业提供多样金融服务。
金融为民 提供高质量民生保障
隆冬时节,走进巨野农商银行陈集支行,工作人员立刻为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倒上一杯热水,送上农商银行的关爱和温暖。“天气寒冷,针对行动不便的客户,我们明确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厅堂外将他们搀扶带领到网点内,对特殊客户实行‘一对一’负责制,办理业务完毕后,再将客户送出网点大厅。对无法到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我们的工作人员携带电子机具积极提供上门服务,确保客户金融需求及时得以解决,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巨野农商银行陈集支行行长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的工作要求,巨野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聚焦居民客户群体的便利服务,依托省联社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堵点,构建便捷、高效的支付环境。围绕“扫、刷”支付、现金使用、账户服务、线上转账、适老化及网上银行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县域金融服务。巨野农商银行发挥现有数字金融服务资源的优势,不断拓展“智e付”微信扫码支付、手机银行转账、现金支付等线上线下支持方式,满足了居民易货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支付需求。为让不具备使用线上支付条件的老年人享受优质的支付服务,该行开展了“零钱包”兑换活动,为老年人筹备了支付过程中需要的现金,提升了服务效果。
巨野农商银行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群体,围绕百姓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支付场景需求,在网点服务中配备了相应的便民设施,如老花镜、茶水、轮椅等,为客户提供便利。在服务过程中,优化老年客户服务流程,根据客户自身条件,实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支付为民”的服务理念,做到让客户满意,提升金融服务温度。
站在新的起点上,巨野农商银行将全身心融入辖区发展的广阔愿景中,做深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促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片)
文/图 记者 杨飞 通讯员 任成亮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