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燕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5-19 08:54
初夏的曹县大地,塔吊高耸,机械轰鸣,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企业车间内生机勃勃。曹县正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国字号”名片闪耀 经济脉动强劲
曹县,坐拥“中国木艺之都”“中国柳编之乡”“中国芦笋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五张国家级产业名片。这些熠熠生辉的“国字号”招牌,不仅承载着传统产业深厚的历史积淀,更见证着其不断创新蝶变的历程,成为曹县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
回顾去年,曹县成绩斐然,接连创下多个“首次”:首次接待外国元首;首次承办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更值得骄傲的是,走出了全国首位“90后”太空出舱航天员宋令东。
今年1-2月份,曹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位居全市第3位,同比增长5.8%,增速居全市第2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展现出曹县经济的蓬勃活力与强劲韧性。
一连串“国字号”金名片和强劲跃升的经济数据,正是曹县硬核实力的有力证明。此外,曹县还荣获全国首批农村电商“领跑县”称号,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现场会等24个国家级、省市级会议在此召开,充分体现了曹县在相关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县、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等省级改革试点相继落地,为曹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曹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8万标箱,位居全省51个内陆港首位,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千亿集群竞发 创新活力奔涌
走进山东乙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我们是专业从事玻璃深加工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去年更新了设备,日产量达到1万多平方米。”山东乙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超介绍,新设备不仅提高了玻璃加工的精度和质量,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使企业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新设备的助力下,企业的订单量持续增长。
这正是曹县深入推进“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缩影。2024年,曹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92.9亿元;汉服产业集群跻身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前十强。通过打造10条重点产业链,全县“四上”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13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其中两家企业集团迈过50亿元门槛,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在培育新动能方面,去年曹县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31个,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以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获批陆上风电指标163.75万千瓦,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成型;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科技创新“雁阵”渐成气候,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招引硕果满枝 产业能级跃升
在山东省三利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年产338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的施工现场,硫化车间、成型车间和半部件车间的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加紧调试,部分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计划六月份全部投产。
“今年企业订单一直在增加,1-2月份,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追加投资,新上年产338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山东省三利轮胎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明玉说。项目建成后,单台成型机日生产量将达到1500条,效率将提升3倍,销售收入将比去年提高40%以上。这是曹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推进产业“强链补链”的真实写照。
自2024年以来,曹县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为吸引投资的“强磁场”。新签约过亿元工业项目130个,其中20个项目投资超10亿元。三利轮胎的338万条新能源汽车轮胎项目、途安机械臂、醇氢新能源汽车、惠聚新能源产业园等63个项目新开工。爱伦金属年产20万吨铜基新材料项目、智赛科技年产27000台无人驾驶新能源特种车项目、正道轮胎年产500万套新能源汽车轮胎项目等52个项目投产,形成了“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曹县凭借传统产业的深厚底蕴、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招商引资的蓬勃活力,正以昂扬的姿态,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奋勇前行,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 记者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