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卫国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7-04 09:27
每天早晨8点,定陶区孟海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门前已排起了长队。
“以前生病总往大医院跑,现在连城里人都专程来找许大夫看病。”7月2日,候诊群众的交谈声中满是自豪和信赖。
群众交口称赞的,正是孟海镇中心卫生院80岁高龄的老中医许中宽。行医57载,他用三指脉枕、数百张药方守护着方圆百里群众的健康,成为远近闻名的“把脉神医”。
1968年,23岁的许中宽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那时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血压计都是稀罕物,全靠三根手指为患者辨症。”许中宽摩挲着脉枕回忆说,“我还经常出诊,不到半年就把各村庄都跑熟了。”这段经历,让他对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有了最真切的了解。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这是患者对许中宽的一致赞誉。他治疗多发病、常见病得心应手,对于鼻炎鼻窦炎、反流性胃炎、结肠炎等慢性病和疑难杂症,也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见解。
“许大夫的手比CT还准,3服药就缓解了我10年的鼻塞。”病患高艳艳感慨地说。
“药简力专”是许中宽的用药哲学。他自拟的《窦康汤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方剂,针对急慢性鼻窦炎患者不同的病情特点,灵活进行药物加减,用药少、疗效好。在区卫健系统组织的培训班上,他毫无保留地将方剂组成、功效用法倾囊相授。
更让人感动的是许中宽的医者仁心。从医多年,许中宽自掏腰包为患者垫付医药费是常有的事。他与彭庄村五保户彭建国的医患情缘令人动容。自2010年初次诊治起,体弱多病的彭老伯就成了卫生院的“常客”。许中宽不仅精心为他诊疗、垫付费用,还坚持电话随访、跟踪病情。如今,康复后的彭老伯仍会徒步几公里,送来自家栽种的豆角、茄子,这份朴素的情谊见证着超越血缘的温情守护。
2005年退休后,许中宽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毅然选择返聘回孟海镇中心卫生院。他不仅继续坐诊,还肩负起带徒授业的重任。新冠疫情期间,他带领徒弟煎制中药汤剂2000余份,用中医药筑起防疫屏障。2023年,78岁高龄的他又在学徒配合下,历时4个月编撰完成疾病治疗经方集锦,成为基层中药饮片开具的启蒙指南,有力推动了定陶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
从医57年来,许中宽先后荣获“白求恩式白衣战士”“市级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基层名中医(药)专家”“感动定陶十大人物”等称号,如今又被市委组织部评为“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这些荣誉,许中宽总是谦逊地说:“我不过是棵老甘草,能给乡亲们解解苦就行了。”
如今,年过八旬的许中宽仍坚持“三不原则”:不限号、不午休、不收锦旗,一年365天只休大年初一。他用一生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医者的仁心仁术,是乡邻们当之无愧的“健康守护神”。
通讯员 曲巧松 记者 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