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定陶区  > 正文

从种菜行家到带富能手
——“大棚书记”闫乃锋“蔬”写产业“致富经”

作者: 刘卫国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7-05 10:20

7月1日,在定陶区黄店镇闫楼村,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闪烁,记者走进棚内,只见翠绿的豆角挂满藤蔓,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捆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多亏了闫书记带着我们种大棚,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大棚,一年收三茬,两茬西红柿、一茬豆角,一年四季都有菜种,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采摘豆角的村民闫乃存笑着说。

村民们交口称赞的“闫书记”,正是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乃锋。这位从田间地头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用30余年的种植经验和敢为人先的闯劲,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大棚经济”的致富路,因此,他也被人亲切地称为“大棚书记”。

2022年,闫乃锋牵头成立锦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了“村党支部+合作社+创业基金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50亩,投资建设13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大棚采用科学建造工艺,经优化设计的拱形弧度显著提升了采光效率,确保棚内受光更均匀、更充分。同时,选用高强度材料加固骨架结构,大幅增强了抗风雪能力,有效抵御了自然灾害的侵袭。

“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成熟收获,闫书记几乎天天泡在大棚里。”闫楼村村干部闫乃磊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西红柿个头饱满、色泽鲜亮、品质上乘,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合作社第一年就还清了45万元贷款,还给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入。”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持资入股等形式,整合农户耕地,采取规模化经营、统一化管理模式,达到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双赢局面。现在,有150户村民入股,带动30余名群众就业。”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乃锋说。

产业红火的背后,是全链条服务的有力支撑。2023年,定陶区供销社与闫楼村共建村级农资服务社,经营各类农资300余种,为周边村民提供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等“管家式”服务,让大棚蔬菜种植更有保障。

在“大棚书记”闫乃锋的推动下,闫楼村的蔬菜种植产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村内共建有温室大棚300余个,面积超1000亩,年产蔬菜5000吨,每个棚年均收益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温室大棚产业成了农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通讯员 朱文硕 贾舒 记者 刘卫国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