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保珠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7-05 10:20
6月29日凌晨3时许,当村庄还在沉睡,单县浮岗镇大坝林庄村的豆腐皮作坊已是灯火通明。热气氤氲中,村民刘常征与乡亲们正忙着捞浆、压制成型,浓郁的豆香弥漫开来。“以前种地收入有限,现在家门口做豆腐皮,每月能挣两三千元,生活踏实多了。”一位晾晒豆腐皮的村民刘强说。
这繁忙的景象,正是大坝林庄村立足传统、激活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该村拥有传承百年的豆腐皮制作技艺,尤以咸豆腐皮独具特色,其选料讲究(本地优质黄豆)、工艺精湛(石磨磨浆、文火慢熬、特制盐水腌制、手工折叠压制),口感咸香、韧劲十足。然而,过去长期以家庭作坊为主,缺乏规模与品牌,产业发展受限。
为改变这一局面,在村“两委”引领下,大坝林庄村将发展豆腐皮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村集体积极整合资源,组织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由刘常征等传承人牵头,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运营。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料、规范制作流程、严控品质标准,确保百年风味的稳定性与传承性。为了打造品牌,村集体注册了“磨豆哥”商标,设计了特色包装,为传统美食赋予了现代市场的“身份证”。
这一模式的转变,不仅盘活了村内闲散劳动力,更让村民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村民可以选择以资金、劳力或技艺入股合作社,在参与生产挣取工资的同时,年底还能享受合作社盈利带来的分红。村民刘常征手持象征股东身份的“股民证”感慨:“过去觉得集体经济离自己很远,现在成了合作社一员,既是手艺人,也是股东,干劲更足了。”
“发展集体经济,关键在于建立群众共享机制。”该村负责人刘传礼表示,“通过合作社模式,我们实现了村民变股民,让传统技艺真正成为集体增收、村民共富的产业。”目前,大坝林庄村的豆腐皮产业已带动本村及周边4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产品不仅在当地深受欢迎,还打开了周边市场,成为浮岗镇一张亮丽的特色名片。
大坝林庄村的实践,是单县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单县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传统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路径,有效培育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蓬勃活力。 记者 李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