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曹风  > 正文

桌上有盆雨花石

作者: 魏建国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5-25 09:50

魏建国

每次去南京,我都要带回来几块雨花石。前几年是一元钱可以随便抓一把,现在10元钱可以买上很小一网兜。我把椭圆形的雨花石放在瓷盆里,倒上清水,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盆景就呈现在书桌上。

传说,南朝梁武帝时期,高僧云光法师在金陵石子岗设坛讲经,讲到精彩处,天降雨花,落地后化成璀璨的石子,被命名为雨花石。北宋大观年间,开始把这里命名为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外,曾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刑场,十多万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此英勇就义。雨花台上不仅有雨花,还有先烈们的鲜血凝成的血花。

雨花台上矗立着一组石雕,九位临刑前的志士,有的眼睛瞭望着前方,有的冷峻地盯住对面的枪口,有一个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女,紧紧地依偎在一位叔叔的身旁,看着让人动容。那是一群璀璨生命最后一刻的定格。艺术家把灵魂赋予岩石,凝固在历史的岁月中,每时每刻都与活着的人对话。在石雕对面与雕像的烈士对视,穿过他们的眼睛洞悉他们的心灵,读懂了肉体固化成花岗岩的过程,这个历程叫坚强。

周恩来总理就很喜欢雨花石。1946年5月,他率领中共代表团深入虎穴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住进南京梅园新村,他的桌上就摆了一盘雨花石。周总理赋予雨花石的情感太深,现在想,他是怀念失去的战友,还是透过这小小雨花石上看到了这块大地的璀璨。周总理在梅园新村整整住了10个月,那是一场怎样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啊,雨花石见证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殚精竭虑的旷世伟业。

雨花石拿在手上是一块石卵默默无闻,如果把它放置在水中,立刻如花般绽放,有的像一抹霞,有的似一轮月,有的如满天星。一石一世界,石石都不同。雨花石上凝聚了人类太多语言,水是雨花石的机遇,在一个机遇里它散发出内在的美。而平时它沉默着,不用炫耀引人注目,不用华彩夺人眼球,它来自洪荒,生自天然,不夸耀,不张扬,却有一个坚强的内核,这才是雨花石之美。

雨花石原来也是棱角分明的石块,奔腾的流水不断冲刷着它,滚动着它,在滚动的冲撞中把它打磨成椭圆形。它才有了温和与谦让,才登明堂入雅室,伴诗书陪琴音,但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他永远都是坚硬的,不失其魂,不堕其志,它的一生可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磨砺。

人生如石,不是所有的人生都是有硬度的,硬度也不在于它是否锐利。有的石头摔在山里就会粉碎,有的石头在火焰中就会变成粉末,只有雨花石,从岩浆中淬出,在激流里洗礼,经受着严寒酷暑的造化, 尽管失去了棱角,但变得丰满可人,外圆内刚。纹理的语言告诉我们,它表里如一,告诉我们什么是坚强无比,什么是视死如归。

我爱南京的雨花石。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