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1-01 08:55
菏泽环城公园,是在老城墙和护城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位于老城区的中心部位。其自然景观中,护城河上的“十二名人桥”备受瞩目。因其借鉴于全国各地的传统名桥所建造,又以菏泽历史名人而赋名。建造者精心设计,独具匠心,把它们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中,不仅丰富了老城区的人文景观,也成为展现菏泽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
【尧王桥】 位于解放街与北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5月开工建设,当年7月建成通车。此桥是仿照北京昌平区朝宗桥修建,桥宽36米,长30米,为钢筋混凝土五孔拱桥,中间为大孔,两侧各附高低错落的小孔,形式活泼。桥栏护板上刻有“围棋”桌盘的图案,寓意的是天地和智慧。
尧王桥是为纪念“游成阳,化民俗”的尧帝所命名。尧名放勋,史称帝尧、唐尧,是五帝之一,曾统一华夏各族。兴起于成阳(今牡丹区胡集镇),晚年都陶(今定陶区),又称陶唐氏。《尚书》记:“帝尧始,部落联盟走向文明国家。”死葬谷林,今鄄城县富春乡有尧王墓。
【舜王桥】 位于东方红大街与东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7月开工建设,当年10月建成通车。此桥是仿照江苏苏州昆山桥修建,桥宽30米,长30.7米,为三孔石拱桥,桥下三孔同样大小,给人以明快、挺拔的美感。桥栏护板上刻有“双狮”戏珠的图案,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该桥是为纪念“耕历山,渔雷泽”的舜帝所命名。舜姚姓,名重华,又称虞舜、帝舜、大舜,五帝之一。生于济阴成阳姚墟,因贤能出众,受尧禅让,继尧为帝,百姓顺从,使民安居。舜又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始祖代表,孔子评价为:“德行上是圣人,是尊贵的天子。”
【禹王桥】位于东方红大街与西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8月建成通车。此桥是仿照广东肇庆七星岩桥修建,桥宽25米,长38米,为六孔石拱桥,古朴秀美,典雅大方。桥栏护板上刻有“波纹”浪花的图案,寓意着水润万物,事业兴旺。
该桥是为纪念“导水入海”的禹王而命名。禹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帝禹、夏禹。禹为帝舜之大臣,是上古治水英雄,曾命治理古兖州之菏泽、雷泽、大野泽等四泽及十三水之患。功成,舜让位于禹,后成为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夏王朝的奠基人。
【汤王桥】 位于解放街与南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4月开工建设,2007年8月建成通车。此桥是仿照浙江杭州西湖断桥修建,桥宽30米,长30.56米,为单孔石拱桥,造型舒展优美。桥栏护板上刻有“书卷”图案,是学问和智能的象征,内有“书画之乡”之寓意。
该桥是为纪念“灭夏兴商,宽以治民”的汤王而命名。商汤,又称成汤,名履,又名天乙,商朝开国之君。曾灭夏桀,定都于亳城,菏泽乃王畿之地,商之故土。汤王宅心仁厚,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疆域。死葬于亳,今曹县阎店楼镇土山集有汤王陵。
【伊尹桥】 位于广福街与南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9月建成通车。此桥是仿照河北赵州桥而修建,桥宽30米,长52米,为钢筋混凝土单孔拱桥,宛如一弯弓横跨河畔,刚劲有力。桥栏护板上刻有“大象”形图案,象征着忠厚谦诚,又寓意着天下太平。
该桥是为纪念“教化君王,整顿吏治”的贤臣伊尹而命名。伊尹名挚,奴隶出身,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商汤之相,助商灭夏,先后辅佐四代君王,功莫大焉,史称元圣。死葬于亳,今曹县大集镇殷庙村有伊尹墓。代表作有《汝鸠》《汤誓》《伊训》。
【范蠡桥】 位于双井街与南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8月建成通车。此桥是仿照北京中南海瀛台桥而修建,桥宽12米,长40米,为三孔石拱桥,匀称悦目,庄重均衡。桥栏护板上刻有“双鱼”图案,是如鱼得水的象征,寓意着财富和幸福。
该桥是为纪念“商界鼻祖”范蠡而命名。范蠡字少元,春秋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家学者。春秋末年,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定居于陶地(今定陶区)。后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史称“商圣”,被商家俸为“财神”。
【孙膑桥 】 位于东顺城街与北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2月开工建设,当年6月建成通车。此桥仿照广西桂林嘉熙桥而修建,桥宽12米,长达40米,为四孔石拱桥,富有秀丽之美,典雅之风。桥栏护板上刻有“丽花”图案,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象征。
该桥是为纪念“机智多谋”的兵家孙膑而命名。孙膑名伯灵,鄄城孙老家人,战国中期的军事家。曾在魏国受庞涓迫害遭膑刑,后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大将田忌,在桂陵大败庞涓,奠定了齐国霸业。著有《孙膑兵法》,史称“兵圣”。今在曹州牡丹园中有“桂陵之战遗址”碑亭。
【胜之桥】 位于曹州路与东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5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此桥仿照北京北海公园堆云积翠桥而修建,桥宽30米,长30米,为三孔石拱桥,看上去结构沉稳,坚固牢靠。桥栏护板上刻有“豆花”图案,寓意丰收喜悦,象征着生活富足、美满。
该桥是为纪念农学家氾胜之而命名。氾胜之,氾水(今曹县与定陶区交界处)人,原姓凡,因避难逃至汜水,而改姓氾。汉成帝时期的农官,曾担任议郎、劝农使者,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发明了“区田法”,成为著名农学家。著有《氾胜之书》,是中国第一部农业专著。
【刘宴桥】 位于曹州路与西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9月建成通车。此桥仿照河北沧州杜林桥而修建,桥宽30米,长30米,为四柱三孔钢筋混凝土拱桥,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桥栏护板上刻有“莲荷”图案,寓意着为政要“出污泥而不染”。
该桥为纪念“清风廉吏”的经济学家刘宴而命名。刘宴,字士安,号忠州,曹州南华县(今菏泽牡丹区)人,七岁称神童,十岁为正字官。后为唐德宗财政大臣,充度支、筹钱、盐铁等使,后至宰相,主管全国财政20年之久,清正廉明,是中唐杰出的理财大家。
【临济桥】 位于八一路与东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5月开工建设,当年8月建成通车。此挢仿照山西晋城沁阳桥而修建,桥宽30米,长30.3米,为钢筋混凝土单孔桥,宛如弯弓映水,引人入胜。桥栏护板上刻有“佛花”图案,表达“一心向佛,超度众生”之意。
该桥是为纪念“临济宗始祖”义玄大师临济而命名。临济,唐代高僧,俗名邢义玄,曹州南华(今牡丹区李庄集)人,南华寺乃临济之祖庭。义玄少年学儒,20岁剃度,游学南方,孝行纯一,深得佛法大意,学成创立禅宗临济宗。后住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坐化。
【思源桥】位于广福街与北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6月建成通车。此桥仿照云南景洪桥而修建,桥宽30米,长51米,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简支平板桥,六柱五跨,造型均匀严谨,刚劲有力。桥栏护板上雕有“蝙蝠”图案,以展重教“广福”之名。
该桥为纪念“著名教育家”何思源而命名。何思源,菏泽城中人,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留学美国。学成归国,任民国山东教育厅厅长,曾“助民办学”,又率部抗日。后任北平市长,曾任和平谈判首席代表,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登禹桥】位于八一路与西护城河的交叉处,2004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7月建成通车。此桥借鉴河南龙门桥修建,桥宽36米,长30米,为三孔石拱桥,宛如彩虹卧波,非常壮观。桥栏护板上刻有“梅花”图案,寓意红梅绽放,象征着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
该桥为纪念抗日名将赵登禹而命名。赵登禹,字舜诚,菏泽万福办事处赵楼村人。7岁私塾读书,因家穷而辍学。13岁拜师习武,打下武术功底。16岁加入冯玉祥部队,后升任师长。卢沟桥事变中与日寇作战,壮烈殉国,时年39岁。今曹州书画院东建有“赵登禹纪念馆”。
文/图 邓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