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曹风  > 正文

●菏泽地名前世今生●
歇马亭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5-07 15:15

在成武县孙寺镇南0.25公里处,有一处名为歇马亭的小自然村,村子不大,居民60多户,人口只有200多人,耕地有400多亩,属该镇的侯楼行政村,在清乾隆时期属单县西方十二保之一的侯家楼保。和鲁西南的许多小村一样,在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上并无特别之处,但提起这个村的奇怪名字,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因为这个村庄是个有典故的地方。

据民国时期的《单县志》记载:“歇马亭,在城西二十里侯楼东北,相传关壮缪歇马于此,现有四院。”而据该村20世纪80年代所立的村碑记载:“相传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曾带兵从徐州去河北,路过此地,歇息兵马,后人建亭纪念,故名歇马亭。”县志中所说的关壮缪即三国时的著名人物关羽,据查考资料,东汉初平二年(191),刘备担任平原相,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平原县在今山东省德州市,而到了建安三年(198),曹操与刘备在下邳围攻吕布,关羽也参加了这次战斗。下邳即今江苏省徐州市下辖的邳州市,关羽带兵从山东去往江苏从此经过也是可能的。如果说汉高祖刘邦曾在此歇息兵马,也不能说子虚乌有,因为刘邦的家乡就是今江苏省丰县,他的夫人吕后是今单县终兴镇人,而且,成武县的文亭山又是刘邦驻跸的地方,曾改县名“武城”为“成武”,周边各县汉代遗迹遍布,汉代有关史实在菏泽市境内的记载在典籍中随处可见。因此,说刘邦到过此地歇息兵马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不论怎样,从上述两个传说故事中,我们发现故事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该村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指向了西汉和东汉,即便从关羽时期的东汉末年算起,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村西曾盖有一座大寺院,从民国的县志记载来看,当时还建有四处院落。该村村民回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剩前后两进院落,每到庙会,十里八乡来赶庙会的人很多,会有戏班子演出。第一进院落大殿前有一古井,传说,时常有大蛇趁雨天盘在大殿前的柏树上探头到井里喝水。这个井水还有神奇的功效,庙会演出的戏班子演员演出后如果嗓子唱哑了,打一瓢这个井里的水喝就会痊愈。此事传开后,附近只要有嗓子不好的人,都会前来打水喝。据村里老人回忆,当时庙院中有不少石碑,后都被损毁,仅剩一通。从这通由文山生员邵慧撰文的题名碑记载中可了解到,这处庙宇前殿是供奉碧霞元君的泰山行宫,后殿是白衣大士阁。碧霞元君就是鲁西南民间所称的“泰山奶奶”,白衣大士就是观音菩萨,因为年久失修,这个地方的一个老太太侯氏集合信众捐资,重塑了五尊金面神像,并于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上旬完成。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事情已经过去了13年,该地又重修庙宇,就把上次重修的事情记述了下来。虽然该碑文没有提到刘邦和关羽歇马的事情,但从县志的记载来推测,当时的庙宇中应该有关羽的塑像,而记载这些事情的庙碑早已消失在时间的风沙中。

歇马亭这个村名在该村和周边村民的读音中通常读为歇马“厅”,据推测,这或许是“亭”字的古音传流;也或许此地古代修有供行人休息的“厅室”。该村是一个多姓氏村,有侯、刘、李、赵、张等姓氏,该村刘氏祖传翻砂技艺,整日炉火熊熊、铁水奔流,为周边民众制造犁铧等大型农具,因技艺精良深受大众称赞,后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已无人从事该行业。现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该村发展黄桃种植百余亩,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新亮点。               张长国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