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人文菏泽  > 正文

“点”皮成金 “拧”出快乐
——单县非遗手造玉米皮编小记

作者: 刘厚珉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3-03 10:01

刘亚莉在用玉米皮编织坐垫
刘亚莉把玉米皮编技艺搬上课堂
玉米皮编走进网络直播间

在单县一些农村,编织是信手拈来的家务活儿,其中玉米皮编较为广泛,是朴素的民间传承手工艺。

黄岗镇青年教师刘亚莉是玉米皮编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玉米皮具有纤维长、拉力强、柔韧白洁的特点,是编织品的理想原料。”刘亚莉介绍说,玉米穗子收获后,可将白、薄、软的皮剥下来,阴凉风干,再经加工处理,使之更加洁白、柔软。单县玉米皮编手艺人主要编织门帘、坐垫、提篮、包裹及杂品等,有几十种花色花样,已由过去的家庭实用转变为现在的艺术欣赏,其价值显著提升。

刘亚莉把玉米皮编技艺搬上了自己的课堂,引导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将玉米皮编织成小草篓、中国结、小动物等,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玉米皮的编织用料独特,所编物品造型多变、种类繁多,且绿色环保无污染,投入劳动力很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各种步骤,所编织物品经过着色、装饰等再加工,无论从艺术性还是实用性,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刘亚莉说。

对编织娴熟的传承人来说,玉米皮编工艺还是要讲究步骤的。刘亚莉介绍说,首先把干的玉米皮打湿,将长宽的、韧性好的撕成1-1.5厘米的细条备用。好的做包条,稍微次的做芯。用4-5片做芯,选一个包条重合头部,另用一个包条逐渐缠绕,缠完做中心圆环,然后将第一个包条放到下面再次缠绕,尾部继续缠绕芯,将包好的芯和圆环卷起来,同样用包条从圆环穿过固定,同样方式循环……条皮和芯皮在刘亚莉纤指间翻来翻去、拧进抽出,一只提兜形态便逐渐显现。

黄岗镇二街村村民黄启忠是玉米皮编的爱好者,编织的坐垫、线筐虽不十分精致,但实用价值还是很高。只要有乡亲们来串门,他就手把手地传授编织技艺。他和“徒弟们”的教学产品被镇文化站推荐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网络直播间,实现了线上销售。“我不图卖多少钱,能在网络显摆自己的劳动成果,让网民看到我们单县农民精彩的文化生活,我感到很快乐。”黄启忠说。

玉米皮在农村很是常见,过去都是当柴生火做饭。“巧手姑娘”张雨浠自从学会了编织,她家的玉米皮也由废物变身为宝贝,成了庭院经济增收项目。作为这一传统文化的手造者、传承人,张雨浠在随心所欲的编织劳动中,获得的是幸福的向往。“点‘皮’成金,变废为宝,我编织的是美好生活!”张雨浠高兴地说。

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