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人文菏泽  > 正文

●菏泽地名前世今生●
邵 集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3-08 09:55

邵集村位于郓城县南部,距县城14.5千米。

据《邵氏族谱》和《杨氏族谱》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杨氏始祖杨浩从郓城县东关高原、邵氏始祖邵中会从今南赵楼镇邵垓先后迁此定居,因村内有两眼水井,故名古双泉,又称双井乡。

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在邵氏住区起了小集,邻村的百姓到这里以物易物,说去赶“邵家集”,天长日久演变为村名,以后简称邵集。

清末属郓城县八西里,1928年归郓城县四区文光乡,1940年归郓南县四区,1942年属郓巨鄄菏办事处,1943年隶属临泽县,1944年归郓巨县,1946年属郓城县四区。1958年属东张楼乡,同年秋建邵集大队,归武安公社。1959年归东张楼公社,后属郭屯公社,1984年改为邵集村民委员,属郭屯镇,距郭屯镇驻地5千米。

邵集是民间传统舞蹈“抬阁”发源地。

据邵集村《杨氏家谱》和杨氏祖林碑文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的1556年,杨氏7世第1代武举人杨一精,聪明且忠厚善良,喜好玩乐,受抬轿子的启示,按自己的设想让当时一位有名的木匠制作了抬着玩乐的工具,命名叫“抬阁”,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抬阁”演出惊险神奇。“抬阁”,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木质材料轧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邵集“抬阁”是单杆,一个木杆两个人抬着。古典打扮的青春男女站在“阁”上或唱或舞进行表演。抬架子的一定步调一致,一般是慢步前行,“抬阁”上的表演者甩动双臂配合节奏进行舞动。单杆的“抬阁”难度很大,抬架子的人必须全神贯注,目盯单杆上的表演者,“阁”上的表演者有一定的危险,如“抬阁”架子稍有转动,就会人仰马翻,酿成事故。因而清朝京城官员李忠堂观看后,亲自题匾:“踏遍疆土,无独有偶。”

“抬阁”演出前的演员化妆都是秘密的,不让外人看到。化妆之后,几个壮汉把俊男靓女抬到脚板上,在腰间系上红绸绑在桩上,周围用长裙长袍盖住。在表演时,人们远远看到的演员不是站在“阁”上,好像悬在空中,故有“抬阁”演出为“仙女下凡”“飞仙子”的说法。

有些地方看到邵集“抬阁”的演出,也制作了“抬阁”,但他们都是双杆操作,中间有横梁连接,抬杆的人不费力气,在上面演出的人也没有危险。

邵集“抬阁”门规严明。邵集“抬阁”严格遵循“五约”的行为准则。即是勤练不辍,吸纳发展,团结协作,有求必应,艺不轻授。教授的弟子必须德艺双全,这与当前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密切相连的。

邵集“抬阁”灵活多变,适应性强。“抬阁”演出灵活多变,可以是一个“抬阁”演出,也可一对演出,多者也可达六、七对,参加演出者少则六七人,多则达四五十人。可以说唱,对打、嬉戏,对民间的歌曲、戏曲都可穿插其中,适应性很强。

如今邵集“抬阁”正在走向全国,不断有外地文化团体前来学习切磋“抬阁”艺术。邵集“抬阁”表演队也时常受邀到外地演出,传授技艺。村里有几个“抬阁”培训班,年轻人正在加紧学习“抬阁”艺术,使这项民间奇葩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邵集村呈正方形。南北800米,东西810米,1284户,4768人,7000亩耕地,有服装、藤编、油坊加工,有各类蔬菜大棚30余个。大葱、西瓜、甜瓜、辣椒等反季节蔬果畅销河南、江苏等地,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魏建国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