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人文菏泽  > 正文

曹县狮子舞

作者: 酆鸿 张荣昌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4-12 09:52

(资料图)

曹县民间娱乐活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尤以“狮子舞”最为出名。

狮子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派类。曹县狮子舞属于北狮,也称文狮。狮子舞,曹县人俗称“玩狮子”“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表演一般至少需要十多人。狮子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配一两对小狮子,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以钹、锣、鼓为主。狮子头是用纸浆糊成的硬壳,涂以蓝绿等颜色,重达二三十公斤;狮身用苘麻结成,染成绿色,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舞时一人顶头,一人披狮皮、架尾,脚裹羊皮靴,为狮子四条腿。一人武士打扮,手持绣球。在鼓乐声中,绣球一晃,意在引狮出洞。雄狮先出,出洞后伸腰、长身、理毛、洗脸,观察动静,继雌狮引出,相依相伴,亲吻、挠痒、磨鬓擦肩,活泼温驯。接着,作夺球之戏,两人在狮子的躯壳中形同一体,表现出许多美妙的体态动作。

配奏狮子的鼓乐牌子很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借以制造气氛;常用的有:老虎三出洞、三挤三哑、回头望月、三抢高挂、双手捧钟、单手撞钟、双手擎铃、更鸡独站、打一更、打二更、打三更、忌五更、到天明……

狮子舞分布曹县庄寨镇秦寨、韩集镇酆家等镇街,但以曹城街道北关狮子舞最为著名。俗语有“北关的年狮子,南关的叉,还有大石桥的好竹马……”据县志载:民国年间,北关村梁妞子(绰号)演技绝佳,曾用四十八张方桌,搭成高山岩洞,狮子追逐在高山岩穴间,窜纵跳跃,蹿如履平地,动作敏捷,疾若闪电,极像狮子的勇猛灵活;有时雌狮又如变魔术般瞬间生下小狮子,并对小狮子抚摩舔毛,挠痒哺乳,继之教以上山、下山、窜山、跳洞、扑食等各种技能。这种凶猛善斗的庞然大物,在劳动人民的创造下人性化了,不但不觉得她恐怖可怕,而且感到它驯良可爱了。

梁妞子后人、北关狮子舞第四代传承人梁新立介绍,曹县狮子舞起于明初,发展于清朝中叶,繁盛于清末梁氏迁到北关。他说先祖迁至曹县北关,开店为生,是为梁家店。此时北关有农历十月大会的习俗,为活跃大会气氛,梁氏先祖组织成立了狮子舞,渐渐影响到周边乡镇和周边地区。北关狮子舞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活动时间一般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新中国成立以后得以迅速发展,除春节娱玩和重要的节庆和庆典活动外,多次参加县市民间艺术汇演并获奖。

梁新立自幼习武,有深厚的武术功底,成年后开始学习狮子舞的表演与制作。他守正创新,在继承祖父梁俊海、父亲梁保生的狮子舞的基础上,发展丰富了狮子舞的表演技巧,1997年,在曹县参加迎香港回归文艺汇演中,以高超的舞狮表演获得好评。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北关狮子舞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面对自成一派、历经百年的曹县北关狮子舞,年逾古稀的梁新立开始物色传承人,如今,刘大勇、郝保民、张广英、孙丹丹等徒弟,在梁新立的悉心培养下,已担负起狮子舞的表演与传承……        酆鸿 张荣昌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