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智能化时代失泄密风险隐患与防范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5-08 08:48

进入新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

一、麦克风监听随时随地: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家名为CMG的营销机构承认利用“主动监听”软件,通过智能手机麦克风监听用户语音数据,并用于投放社交媒体广告。该机构承认其拥有超过470个数据源,通过监听用户语音数据来识别用户兴趣和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该机构的营销提案中提到,公司使用“主动监听”功能捕捉用户实时意图,提案还列出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均是其服务的客户。

风险剖析:日常使用手机过程中,用户下载软件或接收不明信息并点击链接后,可能被植入恶意软件,通过授权麦克风权限,监听用户对话和周围环境的声音。恶意软件可以利用这些权限同时启动摄像头和麦克风,进行更严重的隐私侵犯活动,如实时监听、录音录像等,造成严重安全威胁。

防范提醒:非必要不授予手机上的App启用麦克风、摄像头的权限。定期检查手机“隐私设置”及时清理占用麦克风、摄像头权限的App。

二、随意蹭Wi-Fi自招窃密风险:2016年央视“3·15晚会”针对免费Wi-Fi背后的“秘密”做了测试,观众连接现场的免费Wi-Fi,再用手机上网、购物、浏览视频,结果参与测试的观众连接Wi-Fi期间浏览的全部内容,甚至手机相册都出现在现场屏幕上。2024年央视“3·15晚会”上,专门针对几款可以“破解”Wi-Fi密码、提供免费Wi-Fi服务的软件做了测试,发现这类软件在后台疯狂获取手机用户信息,一天之内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频次高达67899次,且手机上还莫名其妙地多出很多软件。

风险剖析:公共Wi-Fi一旦被不法分子攻击利用,便有可能给连接者带来一系列泄密风险。一是网络窃听。攻击者可通过技术手段监听公共Wi-Fi传输的数据,以此窃取用户账号、密码及其他个人敏感信息。二是伪造热点。攻击者可以设置一个与公共Wi-Fi名称相似或相同的假冒热点,令用户误连,从而获取用户输入的所有信息。三是恶意软件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公共Wi-Fi向用户设备发送恶意软件,令其设备感染病毒,进而被控制。

防范提醒:杜绝在个人移动设备中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尽量不在设备中存储个人敏感信息。尽量不使用公共Wi-Fi,如确需使用,在连接前核实、确认,确保连接的是真实可靠的Wi-Fi。关闭设备自动连接Wi-Fi功能,避免设备自动连接到未知Wi-Fi。在公共网络环境下,切勿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以免埋下信息安全隐患。

三、充电宝充电潜藏泄密隐患:共享充电宝,如商场里可租赁的移动电源,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都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就会感染手机。这些被植入恶意程序的充电宝有两种目的,一是窃取用户手机上的信息,侵犯隐私,或者以这些信息来获取不义之财。二是植入恶意程序,利用被侵入的手机进行恶意活动。

风险剖析:黑客能实现对普通USB设备的重写,使之成为病毒继续感染其他USB设备,导致交叉传播。只要接入过这些恶意设计的充电宝、充电桩、充电站,不仅智能手机内的数据会面临极大的泄露风险,凡手机直接或间接连接过的计算机等设备也会面临感染恶意软件、重要信息被盗等安全风险。

防范提醒:慎重选择充电宝的购买渠道,不使用街边不明底细的充电桩、充电站和来源不明的充电宝。使用共享充电宝充电时密切关注手机界面信息提示,不选择任何带有“同意”“信任”“允许”等字样的权限放行选项,发现异常要迅速断开连接。

(供稿 王璇 王文孟 于泽辰)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