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曹口村到曹国”的地名情怀——我市退休干部曹恒顺弘扬家乡地名文化小记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5-06-20 10:14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用这句诗来形容80岁高龄的退休干部曹恒顺恰如其分。2005年,他从市发改委退休后,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投身到对家乡地名的研究与守护之旅,一干就是二十年。2014年,69岁的他出版了33万多字的地名专著《曹口村志》,被誉为“新时期的乡村史记”;2024年,79岁的他申报的《曹叔振铎传说》被菏泽市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月15日,曹恒顺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成武县九女集镇曹口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曹口不仅是一个村庄的标识,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民俗等诸多元素的“活化石”。

为了探寻曹口村背后的故事,退休后,他一头扎进了家乡地名的探索之中,不辞劳苦走遍曹口村的每一个角落,与村里的老人促膝长谈。他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穿梭在乡间小道、壕沟路桥,从古老的墓地、碑刻和泛黄的族谱中,寻找能够揭开家乡地名之谜的珍贵信息。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向村民发出过两份《敬告》,召开过10多次座谈会,并到黑龙江、河北、北京、天津、福建、贵州等10余个省市调查,行程数万公里。为了节省资金,他住地下室、小旅馆,喝矿泉水、吃方便面是常事。他先后走访了300多位老乡亲、“老革命”、农民工,还从市县档案、史志书籍及北京《青铜甬道》里查找线索。先后搜集资料1600多份,拍摄照片2000多幅。

著书立说,让家乡的名字永流传

经过多年的走访和研究,他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分门别类放满了30多个档案盒。为了使这些档案发挥更大作用,他决定编修一部地名专著《曹口村志》。那时,菏泽市还没有把地名专著延伸到村庄一级的案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他一遍遍地向市县地名、史志部门的老师们请教,反反复复地学习《地名管理条例》。

2010年清明节,《曹口村志》的编写工作正式开始。他用自己的工资购买了电脑、打印机、U盘、圆珠笔及纸张,发给参加编写工作的每个成员。他鼓励大家,争取用两年的时间编写出来,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由于日夜操劳,当年10月,他的心脏病突然发作,做了开胸搭桥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住院期间,他脑子里也时刻思考着地名问题。出院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县、镇两级政府给予其大力支持,成武县政府把《曹口村志》的编修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5月,他完成了菏泽市首部村级地名专著草稿的编修任务。

2014年3月,《曹口村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2章66节,33万余字。详细记载了曹口村的村庄起源、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沿革等内容。内有地图2份,各类表格53份,实物图片、人物照片200余幅。涉及到的本村全国英模、能工巧匠、医生教师、各类专业户,八路军将领、地下工作者,古代帝王、大臣、僧侣等人物1300余名。

据曹恒顺介绍,曹口村在历史上曾经归属过2个省,16个府、道、州、专署等市级单位。它所隶属的社、区、乡、公社、镇等单位达数十个。仅在1958年,曹口村就使用过2个县的名称,隶属过4个乡级单位,更换过5枚印章。同时,通过对古代墓碑的考察,曹口村还有“武盘村”“神台村”两个别称,他逐一廓清了每个村名产生的时间及背景。

方言能充分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他在《曹口村志》中记录了曹口方言中的182个常用字和108个典型词语,并对它们形成的原因、特殊现象、内在规律、历史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被专家誉为“村级地名文化中的宝石”。

申请非遗,《曹叔振铎传说》成为“金名片”

菏泽,古称曹州,这个“曹”来源于古曹国。在完成对家乡曹口村的研究之后,曹恒顺集中精力,着手对古曹国的研究。曹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是保卫周朝都城的东方屏障,对防止商朝陈旧势力复活与反叛发挥了重大作用。曹叔振铎是曹国的开国之君,曹口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是他的后人。

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1016年,在曹叔振铎执政的30年时间里,他带领民众治水患,种农桑;开路衢,倡贸易。民风淳朴,国力日坚,为曹地成为“天下之中”打下基础。3000年来,在民众中广泛流传着他“由人到君,由君到神”的故事。

为了加强对《曹叔振铎传说》的研究,他联合成武县、定陶区、郓城县、曹县及市直部门的5名退休人员,于2016年春天,组织了一个《曹叔振铎传说》研讨组。他认真阅读《诗经·曹风》《史记》等文献,先后到本市50余个村庄及河南、河北、重庆、湖南、安徽等省市调查,搜集、整理《曹叔振铎传说》故事200余个。

曹恒顺对曹国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古曹国为中华民族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曹国民歌《曹风(四首)》,是菏泽古代先民创作的现实主义杰作。《曹叔振铎传说》是我国黄河文化的遗存,儒家学说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曹国王陵——仿山,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皇族叠加式墓群,具有极为重要的游览价值和研究价值;曹叔振铎的办公遗址——马集,被命名为火星上一个环形坑的名字。2024年10月初,他在重庆主持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曹叔振铎传说》志谱研讨座谈会,大大提升了《曹叔振铎传说》在全国的影响力。11月27日,菏泽市政府下达文件,把《曹叔振铎传说》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媒体誉为菏泽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曹恒顺用20年的时间,从曹口村出发,一直追寻到曹国的历史深处,让家乡的地名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他的这份执着和热爱,充分彰显了一名退休干部对于地名研究的火热情怀。

责任编辑:
荆彦茹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