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黑白双娇:冠世墨玉和香玉

作者: 姜培军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0-07-03 15:59

香玉


冠世墨玉


粉中冠



□记者 姜培军

在牡丹花开遍地春的菏泽,“冠世墨玉”和“香玉”是栽培广泛、深受游客喜爱的两个牡丹品种。

两种牡丹一黑一白,于20世纪七十年代培育成功。7月2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牡丹专家赵孝庆,听他讲述了这两种牡丹背后的培育和命名故事。

“花痴少年”爱牡丹

在牡丹专家赵孝庆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大摞有关牡丹品种培育、栽培的图书。“忙活大半辈子,我现在就落下这些书了。”7月2日上午,73岁的赵孝庆微笑着说。

一本本图书,凝聚着赵孝庆在牡丹领域的所有经验、心血和智慧。73年前,他出生于“牡丹之乡”赵楼村(今牡丹区牡丹办事处赵楼村)一个牡丹世家。祖父是远近闻名的牡丹嫁接行家,幼年的赵孝庆天天跟着祖父在一人多高的牡丹丛里捉迷藏。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赵楼成立“万花一社”,私人牡丹收归集体,当时仅从他家移栽过来的珍稀古桩“十样锦”牡丹就有十几亩。上溯至清朝,著名的桑篱园园主赵玉田是赵孝庆的先祖。赵玉田当时因栽培牡丹而享受不缴“皇粮”的优待,与曹州知府马邦举因牡丹成为朋友。

自幼受牡丹文化熏陶,赵孝庆非常喜爱牡丹。初中毕业作文,他写的就是《我爱牡丹》,自那时起赵孝庆就立志传承祖训:“养花为业不为俗,自食其力不为贪。”

1969年初中毕业,赵孝庆到赵楼特产队学习牡丹技术。当时,老牡丹专家赵守重是技术能手,赵孝庆便随时留心“偷学”,把赵守重教授的牡丹技术要领一一记在心里。然后,趁别人工间休息的时候,留下来专门看牡丹、认品种。

说起赵守重,赵孝庆一往情深。他清楚地记得,为了使他准确无误地认识牡丹品种,赵守重让他先看牡丹谱,然后到牡丹地里,针对叶、花、根一一“对号入座”,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相关知识,还带着他去图书馆查阅牡丹资料。这种教法立竿见影,学得快又记得牢。

在赵楼特产队,赵孝庆还利用“读报”时间学看老花谱,遇到不懂之处,就虚心请教在牡丹园里考察研究牡丹的山东农学院教授喻衡。苍天不负有心人,120个老品种终于被他全部掌握。其间,他还得到姚念慈、李嘉珏、王莲英、秦魁杰等专家的指导。赵孝庆说,他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些专家的恩情。

恢复高考后,赵孝庆考上了山东大学,最后因放不下牡丹,再加上家庭困难,就没有去上。

勤学好问使他的牡丹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快,但与实践还有距离。在牡丹管理的关键环节,赵孝庆扑下身子,自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全面掌握了牡丹栽培管理技术,成为牡丹园里的技术骨干。

编著《菏泽牡丹新品种谱》

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赵孝庆非常赞同这句话。

据赵孝庆介绍,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山东农学院教授喻衡来到菏泽,指导花农杂交授粉。“中国传统牡丹是自然授粉,自然状态下,观赏牡丹结籽量很小。”赵孝庆回忆,“喻衡教授来到菏泽后,通过人工授粉,提高牡丹的结籽量,这为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赵孝庆介绍,牡丹从育种、命名到可以少量出售,大约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由于牡丹品种培育需要连续性,需要年年播种、年年选育,三年才可以开花。”赵孝庆说。熟悉牡丹产业的都知道,牡丹品种的培育多数是“土专家”完成的,很少有科研单位的专家完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时间和精力。

自1964年开始,在赵守重的带领下,赵楼特产队开始选育优良牡丹单株,单独栽种,称为初选。赵孝庆回忆,在他去赵楼特产队之前,赵守重已经带人选育出七八百个优良牡丹单株。牡丹新品种就是在优良单株的基础上,通过复选、决选最后确定的。

花开花落,转眼到了1973年。那一年,在菏泽乃至中国牡丹栽培史上,都值得铭记。1973年,一大批牡丹品种定型,首批牡丹新品种销售给了北京林业局。相对于中国传统牡丹品种,这批牡丹品种被称为中国第一代牡丹新品种。

当代的商品牡丹种苗中,所流通的优良品种,就是赵守重所带领的那一代牡丹人亲手培育出来的。一个牡丹新品种的培育,要经过十多年的时间,从授粉、杂交获取种子,到播种开花,需要3至5年的时间,进而分株、嫁接、扩繁,都要有多年的跟踪观察和记录,看其是否稳定、一致,有无变异、退化。上千份的观察记录,十多年的跟踪,每一次移动,每一次扩繁,都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最终才能选定新品种。没有那一代人执着地反复实验、研究开发,就没有今天菏泽乃至中国牡丹产业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赵孝庆精心地逐一记录整理,按照古谱格式,用毛笔字编著成《菏泽牡丹新品种谱》,并完整地保留下来。目前,这部品种谱被保存在曹州牡丹园国花馆内。

四人集字取名“冠世墨玉”

1973年,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冠世墨玉、香玉、粉中冠、珊瑚台等多个牡丹新品种“瓜熟蒂落”。直至今日,这几种牡丹也是菏泽乃至中国的主流牡丹品种。

仔细观察,这几个牡丹品种的名字不仅对牡丹形态概括得非常精准,而且具有浓浓的文化味。赵孝庆回忆,冠世墨玉、香玉、粉中冠都是1973年选定的牡丹新品种。“冠世墨玉、粉中冠是一同培育出来的,于1970年播种,1973年初次开花。”赵孝庆说。冠世墨玉是黑牡丹,当年培育出来后,技术人员发现这种黑牡丹比以往的传统品种黑花魁、烟笼紫、青龙卧墨池,花更大、色更深,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当时,济南来了两名记者,再加上我们两个技术员,大家在一块看牡丹时,决定为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赵孝庆回忆,最后四个人每人出一个字,通过集字的方式确定了“冠世墨玉”这个名字。冠世墨玉开花后,人人争相前来观赏,为了对母株进行有效保护,花开没几天就“谢绝参观”了。

“为了保护母株,我们专门安排一个人来管理、看护,24小时不离空儿,这一看就是三年。”赵孝庆回忆,1973年通过母株嫁接了3棵牡丹、1974年嫁接了15棵牡丹、1975年嫁接了50棵牡丹。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有专人看护,这棵冠世墨玉母株最后还是不慎被盗了。说起这段故事,赵孝庆至今还非常遗憾。

熟悉花情的人都知道,香玉初开时粉白色、盛开时为白色。“这种花长势旺、花大、香味浓郁,色白如玉,亭亭玉立,我们借用《红楼梦》中一个角色的名字,为其取名‘香玉’。”赵孝庆回忆。

一种红牡丹,因花型漂亮、姿态提拔,赵孝庆将其命名为“丹凤朝阳”。

一种粉红牡丹,枝叶花搭配协调、株型美,赵孝庆将其命名为“天姿国色”。

为了给自己的老师留下一份精神遗产,赵孝庆提议,请赵守重为一个粉色牡丹新品种命名,赵守重将其命名为“粉中冠”。

责任编辑:
荆彦茹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