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父子接力,一家人照顾流浪者42年

作者: 姜培军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2-11-15 10:38

张石头(左)与崔玉臣聊天
崔玉臣一家幸福合影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人类守望相助、孝老爱亲的高贵品格永远不会失落;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但超越血缘、真情奉献的人间大爱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在东明县东明集镇回民王庄村,有一对父子,接力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流浪者长达42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们一家人用自己的善良、爱心和奉献,谱写了一曲大家争相传唱的真情赞歌。

一段跨越40年的亲情守望

“石头叔”“石头爷”,崔玉臣一家人通常这样称呼84岁的老人张石头。散步遛弯、看书聊天,张石头乐享其中,脸上时常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11月12日,适逢周末,崔玉臣一家人和张石头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虽然已经84岁,但张石头精神状态很好,谈吐清晰。在他房间的桌子上,还放着不少的书籍。“石头叔现在身体很好,没事就会去街上、公园里玩,一个人还能坐公交,他小时候上过小学,认识字,有时候还能看见他在房间里看书。”崔玉臣告诉记者。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崔玉臣一家人和张石头原本素不相识。时光回到20世纪80年代。1980年的一天傍晚,崔玉臣的父亲崔广德骑自行车途经距家5公里左右的曹满城村,遇见了张石头,开启了一段超越血缘、跨越40余年时空的亲情。

“听我父亲说,当时石头叔蓬头垢面、精神恍惚,蹲在路边,一边东瞅西看,一边喃喃自语。”崔玉臣告诉记者,当时他父亲崔广德见天色已晚,张石头又孤身一人,便将其带到家中,让张石头吃饱喝足,又让他在家里住下。

通过聊天,崔广德与妻子了解了张石头的悲惨经历。他们商量后,决定把张石头留下来一起生活。当时,崔广德已有了3个儿子1个女儿,日子过得比较紧巴,但淳朴善良的崔广德夫妇还是决定把张石头留下来。时间一长,张石头逐渐融入崔广德一家人的生活,四个孩子亲切地喊他“石头叔”,张石头称呼崔广德夫妇为“二哥、二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日子越过越好,张石头也变得精神起来。

要为“石头兄弟”养老送终

崔玉臣回忆,1992年,父亲崔广德突发脑溢血。弥留之际,崔广德将亲人喊到病床边,嘱咐他们一定要照顾好他的“石头兄弟”,儿女们还要为他养老送终。后来,崔广德的四个子女陆续成家立业,张石头一直与年龄最小的崔玉臣一起生活至今。崔广德其他子女也都把张石头当成了长辈,逢年过节都会看望张石头老人,给他零花钱、买衣服。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崔玉臣的两个孩子喊张石头“石头爷”,从小就经常围在老人身边嬉闹,让老人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在东明县东明集镇回民王庄村,村民都熟识张石头这个“外人”,大家说起崔广德和崔玉臣父子的举动,无不竖起大拇指。“石头叔这个人太有福气了,碰见崔玉臣这一家人,非亲非故地照顾他这么多年,还照顾得那么好,亲生子女也不过如此。”东明县东明集镇回民王庄村村民海银峰说。

“石头叔来到我家的时候,我才5岁,到今年已经42年了。照顾好石头叔,既是父亲临终的嘱托,也是我们一家人的责任。”采访中,崔玉臣说:“在我心里,石头叔早就是我的亲人了,我们的感情‘不是父子胜似父子’,无法割舍。”

每逢节假日,崔玉臣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张石头,和他一起出遛狗、逛公园。每当老人身体不适,崔玉臣兄弟姐妹四人总会跑前跑后,悉心照料,直至老人完全康复。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看着石头叔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我们都非常欣慰。”崔玉臣说。

百善孝为先,多年来,相亲相爱、和美幸福的氛围滋养这个特殊的家庭。42年,两代人,一曲赞歌,他们的故事将永远传唱下去。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