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东头村有条“葡萄大道”

作者: 姜培军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3-07-18 09:46

image.png
▶游客在东头村大张果蔬农场采摘葡萄。

□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新疆吐鲁番有个葡萄沟,菏泽东头村有条“葡萄大道”。“葡萄大道”贯穿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大道两侧一座座葡萄大棚鳞次栉比。连日来,新乡、济南等地的批发商纷纷前来采购。

“我们的葡萄共计40多个品种,上市周期从‘六一’延续到国庆节。”7月17日上午,在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大张果蔬农场,“葡萄大王”张孝礼一边将刚剪下的葡萄装箱,一边高兴地说。

盛夏时节,牡丹区高庄镇4000余亩葡萄“甜蜜上市”,葡萄种植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菏泽是农业大市,在广大农民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转变的过程中,特色农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石。以特产农产品为媒,一幅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美丽画卷正在菏泽徐徐展开。

4000余亩葡萄“甜蜜上市”

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绿色的、紫色的、红色的,晶莹剔透,格外喜人。摘一粒葡萄放在嘴里一咬,酸甜的汁液溢满全口,沁人心脾。

7月17日上午,在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大张果蔬农场的葡萄架下,几名游客正提着篮子,采摘自己中意的葡萄。

“我们的产品包括阳光玫瑰、巨峰、沪太八号、甜蜜蓝宝石等,主要通过批发、零售、商超配送销售。”张孝礼说,葡萄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济南、郑州等周边一些大城市。

新疆吐鲁番有个葡萄沟,菏泽东头村有条“葡萄大道”。“葡萄大道”贯穿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大道两侧一座座葡萄大棚鳞次栉比。连日来,新乡、济南等地的批发商纷纷前来采购。

2016年,东头行政村以大张果蔬农场为示范,在当地“葡萄大王”张孝礼的带动和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1200万元打造了“精品葡萄采摘基地”。目前,高庄镇已发展葡萄种植面积4000余亩。东头村还注册成立了菏泽市绿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孝礼任公司董事及技术总监,使东头村葡萄产业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从哈密瓜悟出“甜蜜密码”

“接触葡萄种植纯属偶然。2003年我和爱人去宁波慈溪打工,慈溪是浙江葡萄主产区,耳濡目染之下,我决定学习葡萄栽培技术。”张孝礼回忆说,此后10年里,张孝礼吃住在葡萄棚里,认真学习观察,总结经验,掌握了一整套葡萄种植技术,做起了技术员。

2014年,在牡丹区高庄镇党委、政府号召下,张孝礼放弃了高薪工作,走向返乡创业之路。没想到,第一个反对他返乡创业的便是妻子:“在宁波拿高额工资,没有风险,生活条件又好,人人羡慕。返乡创业吃苦受累,一旦创业失败就麻烦了。”张孝礼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

张孝礼在宁波干了7年技术员,在宁波学院管理4亩实验基地,经常接触专家、教授和大学生,全面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返乡后,他在家乡不断实验,尝试提高葡萄甜度。

“‘早穿皮袄午穿纱’,新疆哈密瓜甜度高,主要是因为那里温差大,又干旱少雨。我由此悟出‘甜蜜密码’,人为控制大棚温差,加上后期控水,用遮雨盖和排水沟,在葡萄不烧叶的前提下,使葡萄的糖分增加。我们这里5米一个排水沟,土壤养护要做到‘手抓成团,一推即散’。大棚白天封口,晚上放开,温差有十几度。我们通过‘塑粒’,让葡萄成为一级果品。”张孝礼说。

“免费送葡萄”打开销售市场

葡萄上市,销售又成了问题。“为扩大产品知名度,我耍了点‘小心机’,拉了5筐葡萄到菏泽毛胡同水果批发市场,让大家免费品尝。”张孝礼回忆,一些批发商品尝过后开始询问价格,“连续三天我送出了200多斤葡萄,也收获了很多,与3家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除此之外,每逢村里大集,张孝礼就挑着一筐剪成小串的葡萄去赶集,让大家随意品尝,渐渐地,东头葡萄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有辛苦的劳动,就有喜人的收获。通过努力,张孝礼的葡萄有了喜人的丰收。贫困户在打工中,既有收入又能学习技术。张孝礼种的葡萄个大、酸甜可口,进入市场后口碑极好,20亩葡萄还不够销售,有的客商预定了下一年的葡萄。资金回本了,还有一定盈利,他终于露出了笑容,回乡创业没有错,自己也能扩大再生产了。

“2016年春节后,我们本村及周边村村民陆续来找我,想跟着一起种葡萄。”张孝礼回忆说,他大胆表态,愿意免费教大家种植技术,尽可能随叫随到,“自己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52户村民开始种植葡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到1000亩以上。张孝礼申请成立了大张果蔬农场,2016年在东头村党支部引领下,注册成立了牡丹区东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目前,高庄镇4000余亩葡萄进入销售旺季,阳光玫瑰、绿晶、巨峰、红宝石、金手指等优质品种备受客户青睐,亩收益在1.3万元以上。该镇正致力于将东头葡萄基地打造成集餐饮休闲、娱乐观赏、购物住宿于一体的“葡萄小镇”。

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

一年四季,百花次第绽放,瓜果相继丰收。牡丹区高庄镇持续打造“四季花果”产业,着力实施“一带五园”旅游示范片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带,发展农耕文化园、智慧农业园、葡萄产业园、果蔬生态园、特色养殖园五个园区,结合赏花节、开园采摘节、文化旅游节等,打造“一村一品”、“一月一节”文化活动,轮月“赏鲜花、尝鲜果”,让每一季的花开花落都有声有色,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田园曲。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牡丹区高庄镇擘画的发展图景正是菏泽市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缩影。

近日,在成武县白浮图镇蔬菜批发市场,前来卖豆角的车辆一辆挨着一辆,人潮涌动。据了解,每年进入7月份,成武县10万亩豆角就开始上市,外地客商蜂拥而至,最多的时候日成交量达1000吨。

近年来,成武县聚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为主线,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镇。在成武县,中温棚、高温棚不计其数,西瓜、西红柿、辣椒、茄子一茬接一茬,兼作套种,立体种植,效益连年增加。截至目前,成武县共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9个,其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

入夏以来,定陶区南王店镇的西瓜、黄店镇的西红柿、杜堂镇的黄瓜次第上市。定陶区蔬菜生产形成了露地、地膜覆盖、拱棚、日光温室大棚等栽培模式有机结合的多元生产格局。同时,加快名优新品种引进步伐,形成了以茄果类、瓜菜类蔬菜为主,其他蔬菜为辅的10大类年产30余个品种的多样化种植结构,蔬菜生产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优质营养”的周年生产目标。

菏泽是农业大市,广大农民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特色农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石。以特产农产品为媒,一幅乡村振兴、村强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在菏泽徐徐铺开。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