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江朋让:梦里常回朝鲜战场

作者: 姜培军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3-08-17 09:24

image.png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讲起70多年前与战友们高唱战歌、奔赴朝鲜战场的情景,抗美援朝老兵江朋让至今记忆犹新。家住单县的江朋让,18岁参军入伍,先后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英勇战斗。70多年过去,记忆难抵岁月消磨,许多过往或许早已淡忘,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那些事,已经成为江朋让刻骨铭心的记忆。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入朝前苦练朝鲜话

“为更好地与朝鲜人民交流,我们在辽宁安东(今丹东)学说朝鲜话,记得当时每人一个笔记本记录朝鲜语发音,中间也有朝鲜语老师教。”8月14日,93岁的江朋让回忆。虽然已经年逾九旬,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听力视力都很好。

70多年过去,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许多细节,在老兵江朋让的描述中依旧生动不已。抗美援朝是他唯一的一次出国经历,也因为这个唯一,让他永远记住了那几句外语和那几首歌。时至今日,他依然可以流利地说几句日常朝鲜用语。

“我们从上海乘坐火车到达辽宁安东,脱下解放军军装,换上朝鲜人民军军装,换了苏联枪支。当时上级要求,一切有中国符号、标志的私人物品都邮回老家,不准带到朝鲜。”江朋让回忆,“我记得当时是步行跨过鸭绿江的。”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作战条件、环境十分艰苦,为避免被敌人飞机发现,冬天夜里气温低至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环境下,部队也不允许生火取暖烧饭。粮食运输困难,部队只能就地取材寻找食物,冬天冰天雪地,只能融雪取水来喝;有时连续几天几夜的急行军,脚趾甚至被冻至坏死,不少志愿军战士因此落下残疾。

“我当时给师长做警卫员,条件相对好一些,能穿上棉衣、大头鞋,条件好的时候可以吃上大米、白面。”江朋让回忆,“来到抗美援朝战场,大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保家卫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和战争史奇观,谱写出一首首气壮山河、气冲霄汉的英雄赞歌。他们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胜利的血肉长城。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我们每天去伐树,然后拉回来,用油毡纸搭建舞台,迎接志愿军慰问团。”江朋让回忆。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18岁参加淮海战役

“1948年,我当时18岁,参加了淮海战役,担任21军63师师长王爱喜的警卫员。”江朋让回忆起自己的革命履历,点点滴滴,思路清晰,“当时的警卫班共10个人,每人一支卡宾枪、一支盒子枪。”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于1948年11月6日至次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在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对敌80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那真是枪林弹雨啊,子弹落在地上就像雨点一样,密密麻麻。”江朋让说,作为21军63师的一名警卫员,他要全神贯注保证师长王爱喜的安全。“记忆中两次意外事件都非常危险,一次是一名战友的枪支擦枪走火,另一次是手榴弹就在我们身边爆炸,好在有惊无险。”江朋让回忆。

“师长王爱喜是徐州人,淮海战役胜利后,我跟随他回家探亲。”江朋让回忆,“师长是大户人家,他家有很多地,还有炮楼。”

淮海战役胜利后,江朋让又参加了渡江战役。“我们是夜里渡江的,一条小船上有七八个人,我负责押船。”江朋让回忆,“横渡长江后,我们解放了南京、上海,后来打福建,我在师部担任通讯员。”此后,他还在浙江象山参加了剿匪作战。

铭记战争,珍惜幸福生活

“现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日子过得太幸福了。我们要感谢党,跟着党走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大家都要好好珍惜啊!”说起现在的生活,江朋让不禁感叹。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江朋让乘坐火车从朝鲜回国。“我们达到泰安后,上级安排学习,并动员大家去苏联参加革命建设和学习,不过是自愿的。”他回忆,“我乘坐火车到了济宁,上级安排汽车送我回家。当了7年兵,终于回家了。”返回家乡后,江朋让到单县武装部工作,当时25岁。他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美援朝志愿军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是我们赓续传承的宝贵资源。

硝烟散尽享太平,勿忘当年保国人。“当年我们‘钢’少‘气’多,今天我们不仅‘钢’多了,底气更足、信心更足。真希望牺牲的战友也能看看今天的景象。”老兵江朋让欣慰地说,看到家乡发展了祖国强大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战火硝烟虽已远去,历史的一幕幕却依旧清晰。江朋让永远记得那些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战友们,永远记得自己参加革命的初衷:“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跟着共产党,永远向前进。”因为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考验,所以他特别珍惜今天的和平岁月,乐观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伴随了老人一辈子。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进。如今,山河已无恙,大地换新颜,抗美援朝英雄们写就的精神史诗,如灯塔一般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