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飞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7-04 09:22
近年来,郓城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拓展思路,压实举措,全力书写经济强县建设新篇章。郓城农商银行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和“排头兵”,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郓城县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郓城农商银行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持续延伸服务渠道,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大胆创新,主动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矢志成为县域金融服务领域的标杆典范。截至目前,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484.42亿元,较年初增长27.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3.83亿元,较年初增长3.4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68.96亿元。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勾勒出了一幅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郓城画卷”。
党建引领 支部联建绘就致富“同心圆”
“王总,最近行情如何,资金还够用吗?”近日,郓城农商银行侯咽集支行的党员服务队来到辖区沃盛农业有限公司走访,询问公司经营情况。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从事高标准粮食储存,储粮符合种子标准。提及农商银行的服务,公司经理王振峰赞不绝口:“和农商银行打交道很多年了,从一开始授信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再到现在的三百万元,农商银行一路帮扶我们前行,服务更是没得说,热情又周到。”
近年来,郓城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该行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联建模式,进一步打造有温度的智慧零售银行,促进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各党支部切实整合支部联建优势,促进双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县域纺织、酒类包装、钢球制造、肉牛养殖、板材加工等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更好服务行业客户,各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共同策划,成果共享,增强员工共同奋进意识,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借鉴先进营销举措,努力实现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规范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的目标;结合“整村授信”“四张清单”的精准对接情况,相互探讨新的金融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在党性修养、网点转型、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和谐共振,共同拓展乡村振兴经济增长点和业务支撑点。
紧盯产业 在助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
走进郓城县潘渡镇马楼村,便会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在一台打眼机前,只见工人将一段段木料排成一行,机器运作几下,就钻好了眼。在另一边,几名妇女正在穿绳。一根长铁针在她们手里来回穿梭,一会儿工夫,就编织好一个马扎。制作小小的马扎,已经成了马楼村村民的主要增收手段。
最兴盛的时候,全村有60多个家庭作坊,大街小巷经常看见三五个妇女围在一起,穿绳走线,制作马扎。如今,马楼马扎已成为郓城的知名品牌,产品除覆盖济宁、聊城等周边地区外,还远销到福建、上海、北京等地。“制作马扎需要提前储备木材。咱们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走访,询问我们的生产情况和金融需求,服务贴心又周到。”马扎加工厂老板佟佃敬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郓城农商银行聚焦产业升级,夯实农业产业全链条,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围绕粮食安全,建立“政策+清单+服务”联动机制。党委班子亲自“挂帅”,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局,建立种植养殖大户、高标准农田建设主体等客户清单;组建126支普惠金融服务队,开展清单式走访对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大棚种植户发放专项贷款;为粮食收储、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同时,该行立足县域产业特色,选定肉牛养殖、板材加工等五大重点行业,依托乡村振兴智慧营销平台建立“网格化”服务模式,发放行业贷款。此外,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推出“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创业贷”,为返乡创业者、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启动资金,激活乡村产业内生动力。
打造“样板” 在带动增收致富上“勇争先”
走进郓城县潘渡镇种粮大户杨光强的田地里,他正忙着查看玉米的长势。“最近雨水频繁,玉米植株生长迅速,底部节间不断加长。因此,控旺工作尤为重要。”杨光强说。201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杨光强决定返乡创业,成立郓城县鑫强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面对大规模土地种植的挑战,他积极学习农业知识,参加各种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农业技能,承包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土地面积不断增加,租别人的农机就很不方便,所以我需要一笔资金购置农业机械。正犯难时,是咱们农商银行拉了我一把,主动上门给我授信,且办理速度很快。”杨光强说。有了郓城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他引进了现代化农业机械,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他的合作社流转土地1800多亩,成为郓城县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
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近年来,郓城农商银行与各乡镇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协议”,积极向政府作好汇报,制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具体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得到郓城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持续延伸服务渠道,从基础传统农业入手,坚持精耕细作,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结合全县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定位,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金融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信贷助力农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三大方向,出台信贷富民优惠政策,研发“农商惠民贷”“农商惠企贷”“房产余值贷”“装修贷”等专项产品,依托“96588”管理系统营销平台,实现客户信息、贷款资料、审批意见线上传递,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彻底打破“客户找银行”的陈旧营销理念,形成“银行找客户”“客户推荐客户”的营销大格局,提升了客户办贷体验。
为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该行开展网格化全员营销,全面摸排涉农企业金融需求,送贷、送金融服务上门,台账式管理辖内客户。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朋友圈转发、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拓宽农业企业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了解掌握金融政策的途径,大力宣传“农商惠民贷”“商e贷”“小微企业主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贷款品种,为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选择,切实为客户解决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关注民生 在为群众幸福“加码”上“善作为”
走进郓城农商银行水浒商贸城支行,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为更好地服务客户,该支行对营业场所的便民设施进行全面升级,精心打造舒适的等候区,并配备饮水机、充电器、便民医药箱等设施,为客户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该支行强化线上客户服务,主动邀请到店客户加入微信客户群,每日推送理财技巧、贷款政策解读等金融知识,助力客户提升金融素养。每逢重要节日,该支行都会向客户发送温馨问候,传递人文关怀。同时,水浒商贸城支行每日开展厅堂微沙龙活动。大堂经理结合当下热点和营销活动,通过现场互动、有奖问答、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详细介绍各类存贷款产品的利率、期限等关键信息,帮助客户选择最适配的金融产品。
为普及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升民众的金融素养,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郓城农商银行积极组织开展“普惠金融进社区”活动,把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送到居民家门口,全面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推动辖域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该行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散发宣传折页、播放防诈专题片、悬挂条幅、设置咨询台等方式,详细介绍反假币、反洗钱、反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讲解日常生活中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的典型诈骗案例,剖析其社会危害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倡导大家主动学习反诈知识,了解常见的诈骗形式,提升防范电信诈骗的主动性,增强大家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共同守护好“钱袋子”,确保家庭幸福和谐、人身财产安全。
下一步,郓城农商银行将持续立足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遍布城乡的网点资源优势,加强金融对“三农”领域的服务力度和质效,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金融之水”浇灌绿色田园,为郓城县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农商力量。
文/图 记者 杨飞
通讯员 谷学义 冯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