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培军 孟 欣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1-11-26 10:23
实施“四个一”工程 推动牡丹产业发展
陶福占(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按照“抓两头、带中间、促融合、强支撑”的工作思路,从牡丹种植、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高标准筹办世界牡丹大会,提高了菏泽“中国牡丹之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下一步坚持“创新引领、市场拉动、品牌带动、标准驱动”的工作思路,实施“四个一”工程,以此推动牡丹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逐步形成国际化的新路子。
一是办好“一个会”,即世界牡丹大会。按照“产业精准化、品牌高端化、宣传国际化”办会思路,邀请行业内高层次、有权威的“大师级”专家学者,推介菏泽牡丹产业研究新成果、发展新定位。做好牡丹项目的策划和储备,把世界牡丹大会办成提升菏泽牡丹产业国际影响力和菏泽“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的牡丹盛会。
二是建好“一个院”,即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搭建研发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围绕牡丹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有目标、有目的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实现产业链上的固链、补链、强链、延链,同时委托国家一些有资质的、权威性的单位开展牡丹产品公共性评价,扎实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生产、市场开拓等工作。
三是培育引进“一批骨干企业”。以壮大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和关键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中粮、鲁花集团等油脂知名企业对接,尽快在引进战略投资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抓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牡丹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一批牡丹籽油深加工、功能产品和生物医药类产品加工项目入园落地。鼓励现有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膨胀规模、提档升级,加快形成“技术平台+龙头企业+农户+市场”的全产业发展模式。
四是擦亮“一张名片”,即“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资源,加强牡丹产业整体形象宣传、产品功效科普宣传和牡丹元素宣传,强化牡丹文化、牡丹元素、城市性形象宣传;办好《菏泽牡丹产业大讲堂》栏目;组织牡丹企业参加国内和国际相关展会、博览会,开拓市场;办好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和“花开盛世”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赛花会、牡丹科技创新奖、牡丹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奖,提高菏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四个一”工程,真正实现“牡丹一朵花、扮靓一座城、造福一方人”的目标,也让菏泽牡丹开遍四海。
支持曹州牡丹园创建5A级景区
吴福华(菏泽市文旅集团董事长)
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曹州牡丹园5A级景区创建方面,整体面积与5A级景区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另外景区内土地以租代征,不符合建设要求,需要变更土地性质。二是全市牡丹产业资源过于分散,种植、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各自为战,内卷、内耗严重。三是牡丹的季节性问题始终困扰产业发展,反季节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
建议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曹州牡丹园5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力筹备2022年“两会一节”。加大对山东省农科院合作成立的牡丹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力度,助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节会形式,讲好“牡丹故事”
冉凡文(市文旅局副局长)
“牡丹”是菏泽最靓丽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着力抓好“规划引领、节庆活动、项目建设、景区提升、品牌营销”等重点工作,培育壮大牡丹文旅产业,持续提升“中国牡丹之都”品牌美誉度影响力。顶层设计日益完善,牡丹节影响力不断增强,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牡丹景区提升进展顺利,品牌营销活动创新开展。
但是,与先进地市相比,我市牡丹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出应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牡丹主题A级旅游景区数量少、档次低,还没有一家5A级牡丹主题旅游景区;牡丹主题文旅项目数量少、规模小,牡丹非遗小镇、牡丹博物馆等个别项目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项目进展比较缓慢;宣传营销要素体系不健全,没有营销奖励政策、宣传投入不足,影响力和覆盖面有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第31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2022“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牡丹节会活动的筹备工作,不断创新节会形式,丰富节会内涵,发挥节会综合性平台作用,充分展示牡丹文旅产业最新发展成果。
努力打造一批精品线路。推动牡丹主题文旅项目尽快建成开园。支持各类牡丹园区、牡丹主题公园申报A级旅游景区。依托艺术、创意、科技等,打造牡丹主题动漫、影视、戏曲作品,讲好“牡丹故事”。串珠成链,策划推出一批新的牡丹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做大做强牡丹文创产业。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底蕴,重点开发牡丹动漫、牡丹工笔画、牡丹籽油、牡丹瓷盘等高附加值的牡丹文创产品,做大做强菏泽牡丹文创产业。支持牡丹企业、园区申报各类省级文化旅游新业态示范基地。
不断完善牡丹文旅品牌体系。建立“中国牡丹之都”品牌授权使用机制,结合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精品民宿、乡村旅游、旅游商品等领域特点,制定品牌授权标准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中国牡丹之都”品牌效应,深入打造“中国牡丹之都”文化旅游品牌体系。
持之以恒,推动牡丹新品种研发
赵孝庆(牡丹专家、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良种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基础。牡丹原产中国,菏泽作为世界知名的牡丹种苗基地和出口基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我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牡丹新品种。
牡丹育种是个慢功夫,具有长期性和枯燥性,需要大量投资。一个牡丹新品种的培育,要经过多年的时间,从授粉、杂交获取种子,到播种开花,需要3至5年的时间,进而分株、嫁接、扩繁,都要有多年的跟踪观察和记录,看其是否稳定、一致,有无变异、退化。上千份的观察记录,十多年的跟踪,每一次移动,每一次扩繁,都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最终才能选定新品种。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专门拿出60亩地用于牡丹育种。
另外,推动油用牡丹彩色化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们的研发之路是从2010年前后开始的,2015年之后加快了研发节奏,每年搞2000至3000个杂交配对组合。2017年进入初选阶段,2019年进行了复选,进行命名和扩繁,去年和今年又选育出数百个品种。彩色油用牡丹的研发和推广,将有效推动菏泽牡丹种苗产业化的发展。
培植牡丹品牌和牡丹符号
蔡高选(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牡丹产业首先是一种文化产业,政府应持续加大对牡丹文化建设的投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擦亮中国牡丹之都的名片,让走出去的菏泽人引以为豪。 组织力量,筹集资金,创作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内容上可加上菏泽人培植牡丹、保护牡丹、传承牡丹文化,深度挖掘故事,与菏泽历史有机结合,以牡丹为主线,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 此外,多方应有意识地培植牡丹品牌、牡丹符号,如印有牡丹诗词的台历等。
挖掘牡丹文化,打造牡丹之都
潘守皎(菏泽学院教授)
一个具有品质的、可持续发展的牡丹旅游产业离不开对牡丹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打造牡丹之都同样离不开对牡丹文化意蕴的挖掘研究。
一个城市要想符合牡丹文化名城的称谓,离不开以下几点: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与牡丹相关的名人、名园,被牡丹文化研究者认可的牡丹谱录,历代著名文人的牡丹诗赋,有不断创新的牡丹名品,有相当规模的牡丹种植面积,有特色鲜明的牡丹产业,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牡丹文化风俗。
菏泽牡丹栽培的历史主要从明代开始,起步虽然不是太早,但是,明清以来,菏泽的牡丹栽培一直都非常有名。
菏泽的牡丹名园在历史上不少,今天也有很多知名的园林。要提升菏泽的牡丹观赏品质,具有特色的园林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菏泽的牡丹之所以闻名,与清初以来出现的几部牡丹谱录有很大关系。事实上,一部或者几部有影响的牡丹谱,是一个城市真正打响牡丹品牌的关键。比如洛阳牡丹之所以闻名天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功不可没。
菏泽也有很多牡丹诗文,但比起来西安和洛阳还有很大差距。写长安牡丹、洛阳牡丹的大都是唐宋著名诗人,在这方面,菏泽就有些逊色。由于菏泽的牡丹栽培历史不太长,所以,描写曹州牡丹的大多是清代诗人。虽然有的诗人也比较有名,但比起唐宋诗人要差得多。
在牡丹新品种的培育方面,菏泽一直很有优势。明朝亳州的牡丹就有不少是从菏泽交流过去的,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中就提到20种。
在牡丹种植面积和牡丹产业发展规模上,菏泽也有优势。但在牡丹风俗的培养、挖掘方面还有所欠缺。
所以,要提升牡丹城市品牌,对比别人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短板,扬长避短,变得十分重要。这就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新的牡丹谱录的创作,提升菏泽牡丹文化内涵等。
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
黄兴蛟(市农科院党委书记)
通过牡丹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一部分人才。
针对未来牡丹产业发展,我做如下建议。一是发挥“能人”效应,把“能人”用好。通过成立一定的机构,发挥专家的智慧。二是发挥资源效应。把我们菏泽的牡丹品种资源、旅游资源使用好,把牡丹资源做成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旅游性的东西。
另外,发展牡丹产业要精准定位,认准目标,做自己能干成的事。拿牡丹育种来说,要根据自己的科研实力和具备的条件,进行研发。一些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多年都没有做成功的项目,建议我们的牡丹从业人员不要盲目去干。
其次,把自己能干的事情干好,定准方向,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好。在牡丹产业发展领域,没有市场价值的项目不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