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孔令明:只要活着就与敌人干到底

作者: 陈淑娅 李艳粉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3-07-28 10:02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李艳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70多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唱着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抱着保卫和平、保卫家乡的信念,毅然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

70年后的今天,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曹县曹城街道办事处采访志愿军老兵——孔令明,他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曹县。如今,孔令明已经94岁高龄,他眼不花、耳不聋,虽然关于战争的一些细节有些记不清,但他仍牢牢记得参加战争时的想法:“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明知回不来,还争着上前线。保卫祖国!只要活着就与敌人干到底!”

从乞讨者到志愿军战士

7月2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孔令明时,他正坐在板凳上,笑着看曾孙女玩玩具。当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笑着说:“你看现在的生活多幸福。”

孔令明说,他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3师189团炮兵连,1951年申请加入志愿军,后在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炮兵营警卫排及一七二团二营五连,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1954年在空军第六航空预科编队学习;1955年退伍返回老家曹县。

“我小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家里人口多,吃不饱饭,还乞讨过。”孔令明提及年少时的经历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我的经历讲给现在的小孩子们听,他们都理解不了。”

19岁时,孔令明在浙江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炮兵连的一名战士。1951年时,孔令明所在的部队开动员大会,要离开祖国,前往朝鲜作战,他赶紧报了名。“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就是为了不再让我们的后代经历我们经历过的,当时我刚20岁出头,战友们和我年龄都一样,我们年轻,不怕死,那时候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只要活着,就跟敌人干到底!”孔令明说。

1951年,孔令明和战友们作为第二批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来到了朝鲜。

“那时候敌军的飞机每天都在上空侦察、轰炸,坐火车到达朝鲜边界后,就得徒步进入朝鲜了。”孔令明说,当时我军的武器无法跟美军的武器相比,所以不能跟敌人硬碰,只能智取。

为了测试美军的枪法好与坏,孔令明就找一根棍子,上面顶个帽子,然后伸出去。如果对方打中了帽子,他们就按兵不动;如果对方没打中,那他们就悄悄地潜伏过去,然后杀敌人个措手不及。

一觉醒来,战友牺牲了

冬天的朝鲜气候严寒,当时因行军需要,战士们必须徒步蹚水过河,尽管河水冰凉刺骨,但战士们还是咬牙坚持。

“我正好穿了一双新鞋,实在舍不得蹚水,就脱下来背在身上,光着脚过河。朝鲜的水里全是冰凌,腿和脚被冻得钻心的疼,过了一半实在冷得受不了了,不得不把鞋穿上。”孔令明说,上岸后根本没时间休息,还得继续行军,走了一个多小时双腿和双脚才慢慢有了知觉,现在也落下了后遗症,每次一降温,他的腿和脚就开始疼。

当时为了躲避美军的轰炸,行军大都是在晚上,白天就休整队伍或者勘察敌情。“我记得那天夜晚非常冷,我们一个班的战友在紧挨着的两个防空洞里休息,我突然被一声巨响惊醒,原来是美军又开始轰炸了,炸弹正好落在了两个防空洞之间的位置,两个防空洞直接都炸塌了……”孔令明陷入回忆里,“就那一次,我们一个班的战友直接牺牲了一半多。”

战场上的鲜血、战友们的牺牲并没有吓退年轻的志愿军,反而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志,白天他们坚守阵地,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夜间各部队则派出小分队,消耗敌人,为最后反攻作准备。

“那时物资少,为了能坚持更多时间,我们一天吃一顿饭,抓一把炒面放在水里,搅搅就是一顿饭,有时候是土豆或者高粱米。我们心里都明白,如果保不住朝鲜,那么美军下一个攻打的就是我们国家,这是我们绝不允许的!”孔令明说。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至此,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1955年,孔令明从浙江退伍返回曹县。

四世同堂,晚年生活幸福

如今,94岁高龄的孔令明老人,精神矍铄、儿孙满堂,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老人很满足,也很珍惜,“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上过战场的我,深知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父亲经常给我们兄弟姐妹讲述战争年代的事情,讲到情深之处潸然泪下。”孔令明的小儿子孔德波说,随着父亲年龄的增长,很多往事的细节已记不清了,但在朝鲜学会的简单称呼和数字,他还清晰地记得。

老人接过话茬,开始给记者讲述朝鲜数字1到8怎么说,还用朝鲜语说出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基本称呼,“在朝鲜一年多,在和当地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朝鲜话,比如,大嫂子、老大娘、老大爷、小孩等等”。老人流利地说着朝鲜语,记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人迟疑片刻。

“这是在国家领导人到朝鲜慰问时发的纪念章,这个是抗美援朝纪念章,我还有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一定要放好。”孔令明向记者展示纪念章,并讲述了其中的意义。

“别看我已经90多了,我不咳嗽,也不喘,我还有一个‘绝活’,就是拉手环,年轻人都拉不过我”,话音刚落,老人就要与记者比试一番,“爷爷,你手劲真大,我比不过你。”两次比赛结束,老人一点也不费力,尽管记者已经使出浑身力气,但两次比赛均以老人获胜结束。

每天午休后,老人都会骑着老年三轮车去家附近的地方,和别的老人聊聊天、打打牌,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