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缺衣少穿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国家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基本生活还很困难,能吃上饱饭就很庆幸了。
因为住的地方离姥娘家有400多米,所以每天去姥娘家吃饭玩耍,就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从我记事就没有了姥爷,姥娘一个人含辛茹苦带领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记忆中,姥娘家有一个大院子,栽了许多桃、杏、梨等果树,在院墙外面还种了槐树和榆树。在院子里果树遮不住的地方,种上萝卜、辣椒、西红柿,还种上一大片地瓜和花生。葱、蒜、姜更是看季节随时更换着种。那时候,市面上能见到的蔬菜瓜果,在姥娘家都能看到。
撒上灰灰菜、扫帚菜、马蜂菜等野菜种子,等待它们慢慢生长。养了青山羊、鸡和兔子。鸡吃虫子,兔子吃草,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生态农业。春天,亲眼看着果树抽芽,开花。夏天枝繁叶茂,秋天硕果累累。地上满园翠绿,鸡飞兔欢。
三年自然灾害时,姥娘领着我,挎着竹篮子,东家送上一个冬瓜,西家送上一个南瓜,家中有小孩的还要放上个小西瓜或者两个小甜瓜,或者两把鲜枣,有时是几把槐花或者榆钱儿,就这样共同度过了艰难岁月。姥娘家附近的亲戚邻居,没有饿死一个人。姥娘去世多年了,有人提起姥娘来还感激万分。
姥娘还是储藏东西的高手,在屋里和院子里,分别挖上几个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土坑,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埋上不同的东西,无论是蔬菜还是瓜果,姥娘基本上都能储存上一个冬天。从漫长的冬季万物凋零,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青黄不接,姥娘家也没缺过蔬菜和水果。
那时粮食珍贵,每次盛饭都是盛半碗,以防浪费,姥娘吓唬我和表弟说:拉磨的驴就是人变的,那人浪费粮食,每次吃饭都剩下很多,被老天爷看到,惩罚他变成驴为人们拉磨。为了不变成驴,在姥娘家吃饭时,我和表弟比赛看谁吃得干净,甚至舔起了碗底。现在看来,没有文化的姥娘,勤俭持家及居安思危的意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出生前,爷爷奶奶就因病去世了。听姑奶奶说,奶奶生下父亲,买不起红糖。饥渴难耐,就自己到高粱地里撸高粱壳煮水喝,生下父亲不到一个月,奶奶就受风而亡。受尽苦难的父亲,从小就老实善良,也时常教育我们过紧日子。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喝稀饭,我剩到小半碗的时候,桌子一晃,稀饭撒了出来,父亲马上用筷 子把稀饭刮进自己碗里喝下去了。
姥娘和父亲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但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坚强、善良、勤劳、节俭,精打细算、乐于助人的品格,影响了我的一生。后来,我又把这些小故事告诉我的孩子们,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