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10月14日
第A1版:菏泽日报

幸福叩开百姓门

——成武县大田集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10月9日,阳光明媚。在成武县大田集镇秦滩集村草编作坊里,几十位村民各自操作一台半自动化编织机,一根根蒲草,瞬间就变成了结实均匀的草绳。

“今年5月份我们村引进了这个项目,编出的草绳卖到曹县庄寨镇一些草编工艺公司,供不应求,刚刚又订制了30台编织机,能吸收更多的村民来这里务工挣钱。”秦滩集村村主任张凤民自豪地对记者说。

项目能建在家门口,是大田集镇为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结果。目前,大田集镇村村都有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据了解,有51个合作社依托产业优势建设加工型生产项目,提供就业岗位,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每人月收入2000元到3000元不等。特别是今年开展“百企入村、万人就业”工程以来,全镇新上村级项目22个,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

“俺每天收拾好家务,就来这里编绳,在这里编上一天就能收入七八十块钱,干得快还能拿到更多,在家门口干活既能挣到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俺感觉很充实、很幸福。”秦滩集村村民兰爱云高兴地告诉记者。

前几天,郭庄村村民郭用三从村合作社的大蒜加工车间下班后,来找村党支部书记郭增东,凑到他耳边说:“书记,现在我也有存款了。”郭用三曾是村里重点帮扶对象。“孩子四岁时妻子去世,家里穷,房子的墙是土坯垒的,石棉瓦一搭就是屋顶。前几年村里找到我,让我到村里的大蒜加工扶贫车间打工,一年多了两万多元的收入。我是发自肺腑地感谢党感谢政府,苦日子走了,好日子来了,女儿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我也盖起了新砖房,种了满院子的花。”郭用三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的小院因为干净利索、四季充满花香,被评为“美丽庭院”。

大蒜种植在大田集镇已是30多年的传统,这里的大蒜以个大皮艳、营养丰富、辛辣适中而闻名全国。不少村子依靠大蒜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郭庄村就在其中。

郭庄村是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生产的无公害大蒜,要比其他蒜每斤高出两毛钱,主要出口南亚、中东、欧洲等多个地区。这个无公害大蒜加工车间是从扶贫车间转型来的,村里在这里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像郭用三这样的村民在这里脱贫,又在这里通过勤奋劳动走上致富的道路。

大田集镇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组织引领百姓广泛参与,实现了强村富民,增强了支部凝聚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大田集镇党委书记侯剑峰表示,下一步将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大田集为目标,大格局、高境界推动工作,做到‘工业强’、‘群众富’、‘乡村美’,让村民不断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 刘兰英 通讯员 于得水

记者手记

金秋十月,丰收时节。记者在成武县大田集镇采访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亮点闪烁、一路硕果满枝。这里的群众很忙,放下锄头又忙着到家门口的企业去做工,忙碌却快乐着,他们的笑容里充满了幸福……

什么是幸福?“有活干、有钱挣。”朴素的语言就是最有力量的体现。随着“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百企进村”的逐步实施,大田集镇的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的愿望得以实现。大田集镇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立足实际,坚持群众视角,多点发力、多措并举,不贪大只求实,带领群众在发展中收获幸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盘活农业资源资产、开辟农民收入新增长点,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大田集镇的希望田野上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