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2年12月13日
第A1版:菏泽日报

在“干”字上发力:项目现场即考场

——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随记①

初冬的菏泽,寒意渐浓。项目建设的热潮,却为这个冬天注入了阵阵“暖流”。

面对疫情冲击,各县区重点项目建设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12月7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活动拉开序幕。两天半的时间里,观摩团一行入园区、下工地、进车间,目睹了各地加快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感受着令人耳目一新的蓬勃态势,催生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与压力,更增强了对菏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直面挑战,攻坚克难,一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果断处置突发疫情,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手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此次观摩的5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46.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占3/4左右。

位于定陶区的山东星顺生益科技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典型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收益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主要生产5G集成电子电路新材料,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填补多项国内空白。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税收6.7亿元。“针对我们在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用工短缺、购进原材料难等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安排专人24小时服务在项目工地,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顺利建设。”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以来,定陶区创新为规上企业配备“编外副总”,推动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前投产,复星医药、天津医药、重庆药友、横店集团等一批投资者纷纷落户。

在鄄城县,山东美多锂电池回收产业园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今年10月开工建设,现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全部建成后产值可达4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该项目是目前北方地区投资资金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锂电池回收项目,作为宁德时代配套企业,将实现锂电池回收行业重大革新,技术工艺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项目落户以来,当地政府部门积极靠上做工作,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土地清障等施工建设中的一切问题,力促企业早日投产达效。”项目负责人介绍。

位于鲁西新区的知和高端制剂项目内,一批药品检测设备正有序进场等待安装测试。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有三个产品即将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2年内还将有十几个产品陆续进入商业化生产,达产后年产医药制剂10亿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以上,亩均税收120万元以上,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将有力促进菏泽现代医药港产业集聚及菏泽市医药行业的发展。目前,项目车间厂房已经完成了净化装修和机电安装,即将进行设备调试,明年年初即可开始部分投产。“为确保项目顺利投产,有关部门为我们量身定制产业园区,提供管家式的服务,从土地、基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的政策红利。”项目负责人说。

项目工地就是阵地、项目现场就是考场、项目进度就是尺度。观摩期间,观摩团成员一次次感受到不断刷新的“菏泽速度”、日益彰显的“菏泽温度”。

市委书记张新文强调,项目是产业的硬核载体、最强引擎,直接牵动产业布局、关系发展质量。各县区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一切聚焦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热潮。

如何让“项目为王”的理念落地生根?唯有实干。

当前,菏泽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菏泽崛起有信心、后来居上有基础。

记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