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3年02月25日
第A1版:头版

但闻机杼声 未见人潮涌

——鄄城县尧舜纺织有限公司见闻

生产车间内,党红一人负责4台特吕茨施勒并条机,先进的设备实现了数字控制,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过去纺织车间人员众多,棉丝在空中飞舞,一天下来非常辛苦。” 党红来到这家企业工作一年多,先进的生产线让她既省时又省力。

近日,在鄄城县尧舜纺织有限公司,智能化纺织生产线机器飞速运作,输送、换卷、接头、检测……各工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车间内却鲜见工人身影。

生产换线,装备换芯。尧舜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圣尧介绍,公司十分注重生产技改,落户鄄城县董口镇返乡创业园区后,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纱锭,可整个公司的工人仅有40余名。而在几年前,老厂年生产能力不足4万纱锭,用工达500余人。

工业技改是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2019年,为了提高效益,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决定扩大规模。企业落户鄄城县董口镇返乡创业园区后,先进生产设备将传统纺织工序减少一半,极大提高了产能。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纺织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近三年来,面对多重压力挑战,原有业务订单一度缩减,企业经历了一股生存与发展的寒流。“今年初,订单量慢慢恢复,我们也加足马力赶制订单,今年产值有望过亿元。”王圣尧说。

从事纺织行业二十余年,王圣尧深知营商环境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搬迁时,用地紧缺问题成为阻碍扩建的“拦路虎”,鄄城县董口镇政府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选址建设用地,从立项到投产,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企业秘书”工作机制是鄄城县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一项创新举措。为尽快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鄄城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创新服务企业机制,从各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遴选200余名“企业秘书”,下沉企业长期入驻,并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24小时服务”。

去年4月,公司二期项目工地的一处高压线杆影响项目施工,了解情况后,董口镇第一时间与县供电部门协调对接,将场地内所有高压线杆全部移除,为企业施工扫清障碍。“镇里的工作人员十分上心,不论是建设施工,还是企业发展,只要我们有需求,就第一时间帮助解决。”王圣尧告诉记者。

目前,鄄城已经为279家规上企业和1至2年内有望实现“小升规”企业配备了“企业秘书”。通过为企业配备“秘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了政企沟通“零障碍”、服务企业“零距离”等目标,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对于企业而言,今天的技改投入就是明天的先进产能,一台台纺织机器全速运转,编织着锦绣前景。

记者 张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