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牡丹区委党校 刘艳萍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承载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迁,这些传统文化面临着种种挑战,系统地研究黄河流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探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更能够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一)增强民族认同感。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历史地位,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众多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如黄河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道教中的重要庙宇和道观,以及传统节庆如农历正月的祭河仪式等。系统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可以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这种文化的传递有助于培养和增强民族认同感。黄河流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保护技术、文化遗产信息的大数据分析等,以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记录、分析和传播文化信息,能够确保文化遗产准确无误地保存,还能增强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使得黄河流域的文化更加生动和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从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的无缝对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如农业仪式、民间艺术以及各类节庆活动,都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教育意义。这些文化活动通过赋予社区成员共同的文化参照和记忆,建立起一种共享的社会经验和价值观,有助于增进理解和容忍、减少社会分裂。例如,传统的河祭活动不仅仅是对水资源的祈求,更是一种社区团结和共同责任的体现,它教育社区成员尊重自然与环境,加深了对共同文化遗产的珍视。黄河流域作为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能够帮助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例如,地方性的调解习惯和仲裁方式,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被重新发现并用于促进社区内部和谐以及群体间的和解。通过文化活动的共享,不同的社会群体可以在享受文化表达的同时,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提升文化影响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与传承黄河文化,将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
黄河流域的文化元素如古代建筑、传统音乐、民俗活动以及各种手工艺品等,都是这一地区文化自信和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通过有效地保护和科学地传承,这些文化资产能够持续地向外界展示黄河流域的历史深度和文化独特性,增强外界对该区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黄河流域通过恰当的文化保护和创新传承策略,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这一古老文明的历史与现实,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节庆庆典和博物馆展览等多种形式,使游客亲身体验和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的吸引力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市场的拓展,形成了文化与经济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一个地区的文化影响力直接影响到其在全球舞台上的文化软实力。展示黄河流域在文化艺术、传统知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不仅可以提升该地区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形象,还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国际认可和文化交流的深度。
二、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之内容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诸多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和圣贤文化等。
(一)戏曲文化。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是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情的传递者。在黄河流域,各类戏曲形式如豫剧、曲剧、越剧、大平调、大弦戏等,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的戏曲文化,特别是在剧情内容、念白和唱词以及行腔的表达上,都展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特色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征,为研究中国戏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黄河流域戏曲在剧情和内容上通常紧扣地方历史和民间故事,使得戏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也使其能够深入人心,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和喜爱。例如,豫剧和曲剧经常取材于本地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通过戏曲的形式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使得这些传统故事在现代依然充满活力。念白和唱词在黄河流域戏曲中的运用也极具特色。这些戏曲通过独具匠心的念白技巧和丰富多变的唱词,展示了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的艺术魅力。念白和唱词不仅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达戏曲主题、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表现技巧上,演员们通过各种语气、节奏的变化,以及对词句的深情演绎,使得戏曲作品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二)武术文化。黄河流域的武术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以河南省为中心的少林武术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文化象征。河南登封的少林寺,不仅是佛教禅宗的圣地,更是武术文化的重镇。少林武术的技艺和精神在全球具有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这些武术不仅包括了技击技能,还融合了禅宗思想,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复杂性。少林功夫的核心不仅仅在于身体技能的锻炼,更在于其内在的哲学思想,即通过武术修身养性的理念,这种结合了身体与精神的修炼方式,使得少林武术超越了单纯的格斗技术,成为一种深具文化价值和哲学意义的生活方式。陈氏太极拳作为另一种源于黄河流域的武术形式,同样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的陈家沟,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特点在于兼顾刚柔,并以缓和的动作、呼吸和冥想的结合,强调内外养生的统一,这些特性使得陈氏太极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其他国家中都有很高的练习者数量。黄河流域的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区域文化资源中的瑰宝,源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实践者不仅继承了这些技艺,更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自我修养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和实践。这些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它们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提升了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圣贤文化。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更是诸多圣贤思想的汇聚与发展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地区是众多诸侯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思想文化交流的热土,促成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和发展。黄河流域特别是河南地区,诞生了多位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圣贤,其中包括道教创始人老子,其《道德经》对后世哲学、政治乃至整个东方文化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墨子,以其倡导的兼爱非攻思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价值;张仲景,被誉为“医圣”,他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对人类医学健康贡献巨大;许慎,作为汉字的圣贤,他所著的《说文解字》是研究汉字和古代文字的根本经典,为汉字研究奠定了基础;诗圣杜甫,其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圣贤的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黄河流域在文化、哲学、医学、文学等领域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这一地区在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黄河流域的圣贤文化资源是连接古今、传承与创新的桥梁。这些圣贤思想的研究和普及,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还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黄河流域的圣贤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些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推动这一地区乃至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持和智慧贡献。
三、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之策略
(一)开展黄河流域文化教育项目。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加入黄河流域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对于黄河流域特有的传统戏曲(如豫剧、晋剧)、传统医药(如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历史人物(如哲学家老子和墨子)以及地区特色的民俗活动(如黄河壶口瀑布的祭河仪式),应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教材编纂和活动策划进行系统的教育和传承。例如,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有关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专题,如“探索老子的道家哲学”或“豫剧的表演艺术”,这些专题课程,使学生不仅了解文化背景,还能学习相关的技艺和思想。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戏曲表演、传统节日庆典的模拟活动以及参观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历史遗址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访豫剧院,观看专业的豫剧表演,并由艺术家现场讲解豫剧的表演技巧和历史背景,或者在校内举办老子思想研讨会,邀请道学专家来讲授道教文化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教育部门可以与地方文化机构合作,开发一系列的教育工具包,包括视频资料、互动软件和实地考察指南,用于辅助教学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更为专业的课程,如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培养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开设公开课或在线课程,让更广泛的公众能够接触和学习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这些课程应当包括传统文化的保护方法、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和推广传统文化的策略。
(二)推动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综合发展。黄河流域的传统艺术如曲剧、晋剧及豫剧,可以通过现代戏剧的生产方式进行改编与创新。例如,与现代剧团合作,将传统戏剧的经典剧目改编成现代语境下的演出,或者结合现代音乐和舞美技术,重新打造传统戏剧的舞台呈现,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观看需求,从而保护传统戏剧艺术。黄河流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泥塑、剪纸等手工艺,可以通过开展手工艺人的培训和工作坊,增强手工艺的市场导向和设计创新。与设计学院合作,邀请设计师与传统工艺人共同开发新的产品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家居、时尚等元素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美感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工艺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拓宽市场,还能提高年轻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欲望。(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