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06月04日
第A05版:魅力单县

医养结合新探索,老有颐养再升级

今年85岁高龄的谢集镇九龙口村李良山老人是五保户,2016年从十里铺敬老院搬到了刚刚建成的谢集镇中心敬老院居住。从不能再下地干活,政府兜底养老算起,他在敬老院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李良山说:“比在自家强多了。在这里我不用做饭,吃得很好,住得也好,冬暖夏凉,生活得很舒心。”

目前,谢集镇中心敬老院共入住86名政策兜底和特困群众,像李良山老人一样,有自理能力的34人,剩下的50多人都是失能、半失能老人。

去年,谢集镇中心敬老院被确定为失能、半失能定点照护机构,与医院合作,探索开展医养融合。这些特困人员看病、护理产生的费用,经过医保报销后,剩余的部分由民政部门兜底解决。“老人得了病只管住院,啥也不用管,包括照护,连护工都安排了。”单县民政局敬老院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鹏说。

按照功能齐全、规模适宜的原则,目前,单县已经建成9处公办敬老院,另外还有1处正在建设,收住特困人员640多人。并对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和技能培训,探索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机制改革,实施医养融合的中心敬老院达到5处,全方位提升敬老院的兜底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单县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幸福院+周转房”新型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养老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相继实施了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农村老年人集中居住养老试点。

在解决特困群体老有所养问题的同时,单县还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政策扶持、资金扶助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医养融合产业,来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养老需求。

走进湖西老年公寓,花园式的庭院布局,舒适的人居环境,令人耳目一新。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老人们正聚在一起下棋、聊天。99岁高龄的王志华老人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挥毫泼墨,“我入住已经五六年了,吃得好,住得也好,服务周到,我很满意。”王志华老人高兴地说。

湖西老年公寓的前身是湖西宾馆。2015年,湖西宾馆搬迁后,利用宾馆原有设施,单县成立了集医、护、养一体的现代化医养融合养老机构。院长何广印说:“医养融合,不只是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文体活动,还要提供疾病诊治、康复保健、健康咨询、健康宣传教育、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湖西老年公寓成立之前,这里就成立了湖西医院,依托医疗资源和技术资源,凸显了养中有医、医养互助的优势。“白天收拾卫生,晚上还来巡视,服务员的脚步都很轻,生怕惊醒我,我是不愿意再走了。”贺焕老人说。

原来,湖西老年公寓刚刚成立,贺焕老人就和老伴何吉贤一起入住这里。老人告诉笔者,这里不仅居住舒适、膳食科学、服务周到,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障。生活在这里,他感到很舒心,子女更放心。

湖西老年公寓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打造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团队。为满足老人健康需求,该公寓还加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改造了可容纳80张床位的康复病房,同时创新探索家庭化、社区化、医养融合一体化的新型养老生活模式,让入住在这里的老人,“老有颐养”的晚年生活,提档升级。

据悉,单县养老机构以现代化医院、标准化养老场所为依托,本着替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的办院宗旨,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发展、打造品牌为目的,努力构筑医、养、康、护、孝五位一体的养老平台。

通讯员 刘厚珉 孙 群

2020-06-04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14814.html 1 医养结合新探索,老有颐养再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