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画是清代乾隆年间,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传入中国的。清朝末期,伴随着清朝的衰亡,不论是外销玻璃画,还是宫廷玻璃画一同走向衰败。这种逐渐消失而成为全世界仅有的绘画,占据了清代绘画史值得研究的一页。
玻璃画,又称玻璃反笔油画,有别于普通纸面、布面油画创作。玻璃画匠绘画时将玻璃平铺于桌台上,先按图样空间深浅次序,描出轮廓;再在背面由近景至远景铺排绘制,远景多迭于近景之后,再辅以明暗展现其立体感。玻璃画匠需在玻璃背面作画,绘画顺序有别于普通创作,故称反笔画。
玻璃画匠的作品制作以手工为主,描线、刻画、设色、压模,最后采用独特雕刻工艺雕镌而成,使古代雕刻艺术与现代审美完整结合,构建现代美学理念,装饰现代生活。其产品雍容华贵,古朴大方,给人以视觉美感和享受,多用于家庭、宾馆、大型广场及校园等场所。
玻璃画匠一般选用无划痕、无气泡、平整透明的平板玻璃或磨砂玻璃。需要用氢氟酸来处理,也可用细砂石或120号以上的金刚砂进行研磨处理。可直接在玻璃上面起稿作画,也可先在画稿的背面摹绘出轮廓线后,再往玻璃上过稿。先用工笔勾出画面线条,填入重彩。再用阴刻填彩法在玻璃上涂出底色,等底色干了以后,用小刀在底色上勾、刮,划出富有变化的线和面。用银衬色法,在玻璃上画好后,把画面的背景涂上金粉或银粉,使作品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装饰性效果。当玻璃上刮划好以后,用蜡笔法将玻璃烤热,用彩色蜡笔作画,蜡熔化后能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最后再用玻璃多层重合法使画面在视觉上造成空间感。
为了使玻璃画能长期保存,玻璃画匠要在画面喷绘一层均匀、薄薄的清漆。玻璃画装在镜框或家具上,要衬一张不同色泽的衬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