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旺
前几年,我曾有过一段“北漂”的经历。
那是一次周末,因闲来无事,一个老乡便撺掇我跟着他去“趴活儿”。所谓“趴活儿”,就是等着被影视经纪人从一大堆人里挑出来当群众演员,去拍影视剧,挣些劳务费。
这个老乡和我一样,平时上班。
来到趴活儿的地方,只见乌泱泱的一大片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俊的,丑的,迷人的,怪异的……应有尽有。听口音,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
从老乡那里了解到,这些人能聚到一起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当群演,过把戏瘾。当然,也不乏想通过做群演而成名者,但这种概率甚至还不如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高。
虽然群演片酬不高,每天也就几十块钱,且非常辛苦,往往要起早贪黑,但他们累并快乐着。老乡给我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大概有这样三条:其一,当群演不需要学历,只要智商正常,基本都能胜任。其二,群演也不像有些工种那样要付出强体力劳动,只需在拍摄时,按照执行导演的安排,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往往是扮演路人甲或乙走两步,或者是围观群众中的一个。其三,也是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在片场能经常见到明星大腕,倘若该明星比较平易近人,便会有机会与其合影及索要签名,这是很多没条件当群演的人无法享受到的福利。
当然,这些当群演的人也并不想长留此地,毕竟挣到的钱太少了。通常在拍摄一段时间后,过了过戏瘾,他们就去做其他的工作了。
我和老乡边说话边观察着周围的人。他们有的在玩纸牌,有的在闲聊,有的还在吃早点。
突然,人群“哗”一下朝一个人围过去。老乡说:“经纪人来了!”便赶紧拉着我也偎了过去。
一会儿的工夫,经纪人已经从人群中挑出了一对老年夫妇和三四个年轻小伙儿。看到人群中有点白领气质的我和老乡,他眼睛一亮,便让我们也站到刚刚挑出来的队伍中,我内心一阵窃喜。
我和老乡加上其他人一共十几个,按照经纪人的指示,坐到了停在路旁的中巴车上。
拍戏的地点在西四环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门口,剧组已经支好了摊子。这是一场超市开业剪彩的戏。群演就位后,拍戏开始。戏中的男一号是娱乐圈中的一位知名演员,气质脱俗,风度翩翩。拍戏的间隙,群演们争着和男一号拍照留念。男一号丝毫没有耍大牌,一一满足了群演们的要求。
中午吃过盒饭,接着拍。下午五点,剪彩的戏结束,群演的戏也结束了。经纪人将群演们召集到一旁,排好队,给每人发了劳务费。
回去的路上,我和那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聊了起来。通过攀谈,我了解到,他们是当地人,都已经退休,平时没事时,就过来当群演拍戏,不为挣钱,只为好玩,如此已经五六年了。我问他们,每天跑来跑去的,累不累?他们说,不觉得累,只感到了其中的快乐,何况,即使累点,也是锻炼了身体呀!我不禁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心想,用这种方式来度过他们的晚年,也很好。
回到出租屋,我美滋滋地对老乡说:“拍戏真好玩,下次我还来。”老乡笑了笑:“当然好玩,但不能因此而影响了工作,毕竟我们得养家糊口。”我点点头。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利用闲暇时间陆续参演了一些戏,有电影,也有电视剧,甚至还在几部戏中说过台词。
现在,我早已结束北漂之旅,回到了美丽可爱的家乡。偶尔,我会在电脑上看自己当年拍过的戏,瞧着自己在里面的拙嫩表演,有时会忍不住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