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1年06月28日
第A10版:悦读汇

画中有诗

□草予

北宋画院选拔人才,试题总是摘自唐人诗句。

以诗为题,以画作答,很有意思,既是作画,也是解诗。谈及口味无争辩,论起趣味却有高下。虚位以待,意味着,总要有人胜出。如何才能分出高下,标准答案是什么?也许,从崭露头角者身上,可略见一二。

“踏花归去马蹄香”一题,获胜者画的是,一匹奔马,几只彩蝶翩然翻飞,尾随其后。不见花丛,却知马蹄之香。

“竹锁桥边卖酒家”一题,获胜者画的是,小溪上,木桥边,苍苍的竹林,密密匝匝,一面旗在风中招展。细细来看,原来是个“酒”字。虽然不见酒家,可无人不知,此地正是卖酒处。

再如“深山藏古寺”一题,获胜者画的是,群山之中,远远可见一幡竿,一个和尚正担水而入。无寺庙,无僧众,可是古刹已经“跃然纸上”了。

诸如此类。可以看出,诗意深长,画笔之下,也不求物物俱实。好的画,不仅在画幅中留白,更在画意中留白。

欲说还休,才能引发无限想象。

画家吴冠中也曾说,想出这样一道研究生考题:表现一个村庄,却没有具体的房子;表现一个树林,但没有一株具体的树。

如果真出了,想来脱颖而出的,应该是这样的画作:

青山抱水,层层叠叠的黛瓦之上,一管管炊烟袅袅而起,安详的村庄,不在纸上,却让人确信无疑。夕阳独照,丛岭绵延。几只惊飞的鸟雀打破沉寂,腾空而起。深林、惊鸣都有了,虽然没有一株全貌的树,可丝毫不失丛林的生气。

不知道吴冠中出题的灵机,是否受过北宋画院的陶染?不过,两者异曲同工之妙,是显而易见的。

绘画,不是摄像,不必实实在在,有物说物,有景画景,一一照搬。没有了想象,诗情画意就会被扼杀,美,也就渐渐枯竭了。

2021-06-28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44923.html 1 画中有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