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帘匠是竹帘、苇帘、草帘制品匠人。竹帘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竹帘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
竹帘制作的材料又分竹皮、竹芯两种。竹皮结实贵些,多用于门帘,以手工技术为主,经过20多道工序制作,织成独特竹帘工艺品,给人古朴典雅的感觉,让空间充满书香气息。
苇帘是用茎小、节坚、不会劈篾的芦苇编织而成。苇帘有素帘和花帘之分,在现代家居产品中多用于门帘、窗帘、隔断,具有遮光避暑的功能。旧时编织的苇帘平整细密、条纹清晰、轻便柔和、结实耐用,而素帘体现更多的是原材料朴实无华的自然美,体现装饰性的艺术审美特征。编织素帘的主要设备是一个木架子,上边挂了不同线坠,线坠上缠好线绳(草帘用麻绳)。打帘匠量好门的尺寸,定好材料,开始打制。先取一片打好眼的宽竹片,将所有线头穿进小孔绑牢。线坠有黑白两种颜色,分置前后两边。取一竹片顶住一头,然后开始前后翻动线坠,每对线坠翻动两次以保绑牢不松动,依次翻动,最下面装一片大竹片。一头顶住一固定位置不需整理,而另一头长短不一,按原定尺寸先用锯截竹片,然后用小铡刀剪竹条,这样一个竹帘就做好了。
苇帘与竹帘的工艺完全一样,但修补旧苇帘时不需要木架,取下残破的旧条换上新条,用缝麻袋的大针缝绑就行了。如果只是线绳断了,绑一下就行。
草帘是勒编,以麻绳作经,以草把作纬,麻绳互相交错穿过草把之间,每穿一次,就绕扣勒紧,不留缝隙。首先定好长宽、厚度,抓一把草绑到头,再绑第二根线绳,绑的过程中不停地添草以保证厚度一致。用小铡刀将两侧剪齐,把线头剪掉,一个草帘就完活了。
现在已见不到用草帘铺床,农村还有用草帘给菜窖保温的,至少这门手艺还在,至于竹帘、苇帘现在多用于装饰,已属稀有高档材质,不过都是机器加工。手工打帘的场景就和打帘匠一样已渐行渐远。
策划/运斋 庆堂
文/彭 忠
图/妍言 永革 世江 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