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刘兴岩,女,44岁
整 理:敏静
“我和老公王文明相识20余载。从大学时代一起畅想未来,到结婚初期共同筹办学校,再到现在的互相扶持、互相成就,一路走来,我们历经了坎坷波折,品尝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幸福与甜蜜。现在,闲暇时,我们仍然会坐在一起回忆年轻时的点点滴滴……”9月1日,刘兴岩通过电话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分享了夫妻相处之道,她表示,两个人走在一起是缘分,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应该真心实意地去成就对方,成就共同的梦想,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缘起同一列火车,志向相同心心相印
缘分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它总是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出现。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十一”假期结束后,我从舅舅家坐火车返校,下车时已是凌晨4点。坐在对面的4个小伙子和我在同一个站点下车,由于我们的学校距离很近,安全起见,我便与他们结伴同行。
四个小伙子中有一个叫王文明,身材高大,人也特别实在,下车后,他主动帮我背包。虽然对他的印象很好,但我并没有把这次经历记在心上,没想到这次相遇之后,他多次到学校找我。在后来的相处中,我发现彼此有着共同的志向:毕业后他想创办学校,而我也喜欢教育,便十分聊得来。
相处半年有余,转眼到了大三暑假,我便和文明一起回到他的老家——菏泽市东明县。
文明生活在东明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的人十分朴实,他的父母为人也很和善,让我觉得很温暖。因为有着共同的志向,我们之间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没有谁追求谁,我们便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相继辞职返乡创业,并肩追梦甘苦与共
在大学里,我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被分到了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任教;文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前往北京中关村求职。异地恋的那两年,我们只能靠书信和电子邮件来往。
为了实现当初的办学梦想,2003年,文明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东明老家,我也从学校辞职和他一起追梦,喜结连理。王文明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辞职创业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我们没有放弃,没有启动资金,我的母亲便帮忙借了15000元。
那年夏天,我和文明从东明坐大巴车到郑州购买电脑。从郑州汽车站下车后,我们需要赶往科技市场,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舍不得坐公交,我们只好徒步前行,塑料凉鞋把我的脚后跟磨出了血泡。实在饿得走不动了,我们才停下来吃了一碗米粉。至今,我们仍会坐在一起回忆那段往事,总觉得那次的米粉格外好吃。
事业家庭遭遇重创,学会夫妻相处之道
从郑州买回的8台电脑开启了我们的创业之路,事业也越做越大。为了不丢弃我的英语专业,2006年,我们又创办了英语补习班,再后来拓展到语文、数学等全科培训。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只学习文化课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便于2013年倾其所有,投资户外拓展。
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想到,那一年竟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上千万元的资金投入项目后,公婆却同时生病,需要大量的资金治疗;而那一年,英语不再被人重视,我们创办的英语培训班也受到重创。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变故让我俩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争执,由于沟通不畅,我们开始了长时间的冷战。
2014年,我遇到了家庭教育,从中悟出了很多夫妻相处之道,便开始专心学习。其间,我发现,我们夫妻之所以沟通不畅,是因为创办学校以来,我们只关注学校发展,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家庭,虽然彼此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但疏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心声。为此,我开始转变,也带动了他的转变,此后,我们的家庭逐渐恢复了欢声笑语。现在,他主外,我则专心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我们之间也变得更加默契。
近20年的夫妻生活让我明白,夫妻之间应该互相成就,不要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而要多为对方考虑,这样才能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