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0日
第A03版:走进精品档案 触摸菏泽历史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冀鲁豫日报》

菏泽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馆藏精品档案

1942年冀鲁豫边区随军记者团部分成员合影(资料图)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馆藏的《冀鲁豫日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冀鲁豫日报》于1941年8月创刊,1949年8月并入平原日报社。《冀鲁豫日报》为日刊或3日刊,多为4开2版,双面印刷,少数为8版,单面印刷。8年间,《冀鲁豫日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反法西斯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冀鲁豫边区各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及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冀鲁豫边区抗日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信心和斗志。

菏泽市档案馆珍藏着部分《冀鲁豫日报》,一张张报纸清晰地还原出70多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精品档案还原血与火的历史

“库房什么样?珍贵的档案怎么保管?”5月18日,记者走进菏泽市档案馆,近距离触摸菏泽历史。

上午9时,伴随着清脆的“咔哒”声,菏泽市档案馆库房的门被缓缓打开。门的后面是什么样的?是堆积如山的故纸堆,是光影里飞舞的尘埃,还是扑面而来的陈年油墨味……

灯光亮起,档案馆库房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走道两侧是整齐排列的档案密集架,架子上面陈列着一卷卷、一盒盒档案。

“纸盒里面,便是冀鲁豫边区党委机关报《冀鲁豫日报》。”菏泽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李申,指着一摞厚厚的纸盒说。“菏泽市档案馆现在珍藏着1944年至1949年的《冀鲁豫日报》合订本42册,鄄城县档案馆珍藏合订本42册,共20盒。”菏泽市档案馆副馆长海燕介绍。

李申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盒《冀鲁豫日报》,报纸映入记者眼帘。该报为4开张、黑白印刷,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已泛黄。“时间太久了,纸张发黄变脆,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精品档案,我们对它们进行了脱酸修复、丝网加固和数字化加工。”海燕介绍。随着她的介绍,记者在这些报纸的边角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丝网状的东西。

一张张出版于七十年多前的《冀鲁豫日报》,清晰地还原出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手摇印刷机传递党的声音

“多年前出于工作的需要,我采访过很多老年人。通过他们,我掌握了很多革命战争年代与冀鲁豫边区、菏泽有关的第一手资料。”5月19日上午,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菏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乔方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记得刘品山家住菏泽某一个乡镇,具体地址我记不清了。接受我采访时他已经年纪很大了,讲述往事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不过一说到打仗的事他就非常清醒。”

乔方辉所说的刘品山,曾作为印刷工人在《冀鲁豫日报》工作多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先后挺进冀鲁豫平原,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打击敌伪,建立政权,极大地促进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据刘品山等人回忆,1941年,冀鲁豫边区进入艰苦时期,在这种形势下,边区党委亟待主办一份大型日报,以加强对抗日军民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菏泽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介绍,1941年秋,冀鲁豫边区党委决定,将《冀鲁豫日报》社址迁到黄河南岸群众基础较好的鄄城县边庄村。《冀鲁豫日报》创刊初期,印刷设备非常陈旧,仅有一台铅字八页手摇印刷机,所有的铅字节盘也只有一套不完整的老五号,排版所缺的字,只好用手刻在铅坯上,然后用手盒子翻。当时的工作环境相当艰苦,吃的只有高粱窝头,照明用的是食油灯或煤油灯。报纸印好后,送当地交通局或交通局驻印刷厂人员,随印随发。

一个铅字就是一颗炮弹

由于战火连绵不断,《冀鲁豫日报》一直是地下印刷,地点也不固定,最初曾在昆山(今梁山县)、范县、冠县的结合部多次转移,其间虽经日伪军数次扫荡,但报社未遭到破坏。

报社的采编、印刷和发行工作秘密进行,报社各部门分散在距敌据点较远、我党基础好、群众觉悟高的农村。工作间往往设在地下室,地下室上方再建一栋新房以做掩护。报社工作人员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他们平时身着便衣,和所在驻地群众打成一片,亲如一家,让外人很难分辨。为应对敌人“扫荡”,印刷厂材料科等都设有地下通道和地下仓库。

据刘品山等人回忆,由于印刷所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保密工作非常重要。村子里除了支部书记、自卫队长二人,一般群众、甚至为铅印所做饭的炊事员都不知道印刷所的位置。每到深夜,地下室就传来咕咕隆隆的响声。印刷出来的书刊文件也都是半夜里悄悄运出村。

铅印所对外的联络点设在邢台,家属亲友来了也都在邢台见面。遇到敌人扫荡就立即停机,封闭洞口。若接到敌人要大扫荡的情报,他们就把机器拆开,每人负责埋藏两个零件,整个机器的埋藏地点,所里只有三位领导清楚。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地下印刷所在我党的领导下,有干部群众和地方党组织的大力支持,敌人虽然进行无数次扫荡、清剿,但铅印所均一次次化险为夷,从未丢失一个零件、一枚铅字。“一个铅字就是射向敌人的一颗炮弹,一定要用生命和鲜血保护它,绝不能让它落到敌人的手里。”这是工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日本无条件投降,《冀鲁豫日报》出版号外

昨日的新闻,已经载入史册。

5月18日,采访中,记者有幸翻阅了部分《冀鲁豫日报》,这些泛黄的纸张已成为历史丹青、文化传承、国家记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出版的《冀鲁豫日报》不同于以往的白纸黑字,而是“白纸红字”。据了解,当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公开后,《冀鲁豫日报》在第一时间出版号外加以报道。

1945年底到1946年初,奉区党委指示,报社及印刷厂陆续迁入菏泽办公。这时铅印厂已有职工70多人,机器完备,开始了书籍、报刊的大量印刷出版工作。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挑起内战,派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冀鲁豫日报》于7月被迫撤出菏泽。在随后的时间里,《冀鲁豫日报》不仅坚持照常出版,还及时刊载《把游击战争的火在蒋贼进犯军的侧后普遍燃烧起来》等文章,揭露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号召边区军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保卫胜利果实。

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严峻,报社再次开始了紧急且频繁的转移,仅1946年9月到1947年初这段时间,报社就转移了5次。在转移途中,即使在晚上休息时,报社同志也时刻保持临战态势,把油灯、火柴、枪、公文包等放在身边,一有情况,立即出发。为了在转移期间不停出版,报社领导和编辑、印刷部门同志经过研究,确立了多项应变措施并组织实施,从而有力保障了“每天有报,期号相连不断”。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报社迁回到菏泽城内。8月,《冀鲁豫日报》随着冀鲁豫边区的撤销而停刊,并入平原日报社,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下转4版)

2022-05-20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67798.html 1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冀鲁豫日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