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8月26日
第A12版:厚重菏泽

屏盗碑:

“三绝碑”讲述一段安民往事

为屏盗碑修建的碑亭

屏盗碑书法优美流畅

屏盗碑近景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文杰

在巨野县永丰塔南,有一座造型典雅庄重,重檐歇山式的仿古绘彩碑亭,它就是巨野历史名胜景点——大周任使君屏盗碑。屏盗碑以“文好、书佳、刻精”著称,气宏势凝,久享盛名,也被世人称为“三绝碑”,即文绝、书绝、碑绝。屏盗碑因历代黄河水患淤积,该碑大部分被淹没于地下,暴露地面约80厘米。2002年屏盗碑被发掘出土,移立于巨野永丰塔之南、人民路旁,并修建了碑亭。它不仅为证史、补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古地理环境和地貌变迁以及文学、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13年,大周任史君屏盗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月17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驱车赶至巨野一睹其真容。

一段仁政爱民的故事

巨野因大野泽而得名,五代后周之时,巨野泽仍“薮泽深洼”,港汊纵横,灌莽丛生。凭此险要,盗贼啸聚山林,出没于水泽之中,聚散无常,打家劫舍,滋扰百姓。后周太祖郭威深以为忧,新建济州于巨野,任命任汉权为济州刺史,任汉权到任后,亲率大军,征剿招抚,“曾不逾月”,“群盗屏迹”,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的朝野文人感其功高厚德,上陈朝廷,于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撰文立碑,详陈“其治有声望,群盗屏迹,惩盗化民“的政绩,立于汉故城济州城门之侧(今巨野县城北门外路西),是为“屏盗碑”。

此碑阳刻文26行,每行75字不等,共计1543字,其中正文22行计1408字。字径约4厘米,行书体。文章记载了济州刺史任汉权的政绩,阐述了他的为政之道,值得注目的是,此文将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合为一体。据考证,撰文者出自时任左拾遗后曾任宋宰相李昉之手。此碑文是他30岁时奉敕而撰写的,其修辞法度谨严,层次分明,述论并茂,文字精练,使人拍手称绝。

历经千载完好无损

屏盗碑整个碑体由优质青石裁成,气势宏伟,保存完好。经测量,此碑高516厘米、宽160厘米、重13.5吨;龟趺(碑座)高100厘米、长293厘米、重9吨。碑体的雕刻艺术出类拔萃,八龙虬盘,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碑文字迹清晰。

“由于巨野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千百年来特别是金元时期,黄河多次决口,致使碑身大部分淤埋地下,仅露碑首半米。”巨野县文旅局文物非遗科科长姚继平告诉记者,为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经省文物局批准,2002年4月12日,巨野县委宣传部协调多个部门,动用大型挖掘机、排水机和吊车将此碑成功迁出。在4天的挖掘过程中,围观群众人山人海,争相一睹千年古碑的神秘风采。

屏盗碑笔法精良,书法艺术水平极高,通篇章法布局得当,明快流畅,点画线条节奏感强,结体婉丽流美而筋骨分明,通篇形态变化多姿而气势连贯。

以三绝闻名于世

该碑为华贵稀有优质青石所制,材质坚硬,气势宏伟,镌刻技艺精湛纯熟。屏盗碑以“文绝”“书绝”“碑绝”而著称于世,世人也誉之为“三绝碑”。

所谓“文绝”即文章写得好,屏盗碑上的文章由后周宰相李昉撰文,记载了任汉权的历史功绩;“书绝”即书法写得好,屏盗碑书法功底深厚,章法布局独特,是书法学习的典范;“碑绝”,屏盗碑从篆刻到现在已经有1000余年的历史,但是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没有残字。

屏盗碑始自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已千余载,而字划完好无损,弥足称奇。它不仅为证史补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古地理环境和地貌变迁以及文学、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