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宋守恒和罗家入各自带着筹措的20多万元赶到云南临沧,希望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人”,救回自己的儿子。
与临沧边境线一网之隔的缅甸,是两人不愿听到的字眼,也是国内不少家庭噩梦的开始。
7月21日,就中国公民被骗往缅甸一事,记者联系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接到较多求助电话,大使馆已经向缅甸外交部发公函。缅甸外交部会通报公安部门,实施营救。至于何时开展营救,工作人员称尚不清楚。
案例1:男子出国旅游被人用枪押至缅甸
3月10日,晓霞的哥哥阿斌被人用枪押着强行带至缅甸。
通过警方查询和哥哥断断续续的信息回复,晓霞向记者还原了哥哥阿斌落入“电诈园区”的过程。
因为和女朋友吵架,阿斌决定出去散散心。3月10日,他从深圳出境前往泰国旅游。从机场出来上车后,他逐渐发觉行车路线不对,想要下车时,车上的人掏出手枪。就这样,“黑车”行驶三四个小时后,过了一条河,来到缅甸。
在园区,阿斌要先接受培训,学习使用诈骗软件和话术。直到3月31日,他才在厕所找到机会,用偷偷藏下的另一部手机与家人取得联系。电话那头,阿斌让家人想办法救他。
晓霞和家人立即决定报警。7月17日,晓霞告诉记者,由于缺乏警方所说的“哥哥受到殴打或生命受到威胁”的直接证据,此事迟迟未能立案。据警方调查,阿斌前往泰国是正常出境,至于如何到达缅甸的,目前尚无法核实。在警方建议下,晓霞于5月16日向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递交《领事协助信息表》。她和哥哥也不敢贸然向缅甸当地警方报警,“一旦在当地报警被园区的人知道,就不只是殴打那么简单了。”
晓霞也曾咨询过花钱赎回哥哥的办法,得到的回复却是“老板缺人,不缺钱”。
晓霞告诉记者,知道哥哥被拐到缅甸后,80岁的外婆生病入院,妈妈则要靠助眠药物才能入睡。如今,哥哥具体在哪里、过得如何,他们无从知晓。
案例2:两名初中生被卖,中间人获利12000元
在云南临沧等了8天,宋守恒和罗家入的心情由忐忑转为无望。怀揣着钱却“花不出去”,7月19日,他们决定回贵州老家。
“孩子太小,你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那里受罪。”宋守恒的儿子15岁,被骗去缅甸前在贵州省罗甸县的乡镇学校读八年级。罗家入的儿子更小,14岁,读七年级。
两人都不爱学习,总想出去打工赚钱。今年4月,同小区的一名中职学生告诉他们,去缅甸一个月可以赚一两万。清明节期间,他们瞒着父母,跟着这名中职生走了。
罗家入告诉记者,这名中职生以12000元的价格把两人卖到了缅甸。家人眼中的孩子,在“电诈园区”成为了实施诈骗的工具诱饵,“他们不管你成不成年,不听话、完不成任务就要挨打。”
虽然时时刻刻担心,但宋守恒也不敢主动跟儿子联系。“他用的是公司的手机,我们不敢跟他联系,被看到了就要挨打。”
除了工作、挨打,儿子还欠公司的钱,宋守恒每个月都得给儿子转账数千元,确保他在那边有饭吃。
宋守恒在老家附近打零工,儿子出事后干脆没了工作,三个月的时间头发就已花白、瘦了十多公斤。他已经花了两三万块钱,“路费,各种‘走关系’打点,像我们这种家庭哪有几万块钱可以花?”
罗家入则在广东打工,因为儿子的事情,他同样受到巨大冲击。
即便如此,两人在听说只要钱到位就可以见到儿子后,还是想尽办法筹到20多万元,赶往临沧。
担心人身和财产安全,宋守恒和罗家入带着几名亲友一同前往。“中间人让我们在临沧等着,有人会把我儿子送入境。”忐忑着等了几天,宋守恒开始感觉对方在撒谎。7月18日,记者联系宋守恒时,他正在旅馆等消息。“昨天那人说从缅甸过来要办很多手续,还有些手续没办好,结果等了一天没有结果。今天也是同样的话,到现在没有消息。”
6月份,经人介绍,宋守恒加入受害者家属群。听说有人花钱赎回了亲人,他想问问是怎么赎的,但最终也没有联系上。罗甸县接警的派出所告诉他,情况已经往上面反映了。
案例3:第三方公司混入受害者家属群,发赎人信息
自弟弟今年5月被骗去缅甸后,肖女士已经加了5个类似的受害者家属群,每个群里都有数百人。在群里,家属们会分享亲人被骗的情况、五花八门的线索以及救助信息。
“我妹妹20岁,刚中专毕业,2023年3月初被骗至缅甸掸邦勐能县,其间多次求救,她被打得坚持不住了,腰到大腿的位置全部都是乌黑的。”
“我大儿子于2023年2月6日,被他朋友和同学骗去缅甸了。5月份儿子联系我,他说没有业绩被打,不给饭吃。”
“我弟弟15岁,2023年4月18日被朋友骗去缅北,楼下都是拿着枪看守他们的,因为没有业绩经常被打。他跟我说打得狠,都快晕过去了,东西都看不清了。”
“我弟弟于6月1日被骗至缅甸大其力,同行的一共5个人,其中4人被转卖到不同的公司而且已经失联,只有我弟弟还有联系,但目前性命堪忧,每天都被毒打、电击。他跟我说他不想活了,每天被打得哪里都是伤,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
记者看到,群里很多人将亲属被骗的情况分享出来。
“大家可能只是在群里寻找一点点安慰。”肖女士告诉记者,一些第三方公司也混到了群里,发布赎人的信息,利用家属的心理骗他们打钱。
6月底,肖女士开始组织受害者家属互助,他们会在“头条帮忙”等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希望引起更多人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湖南、贵州、广东、甘肃、陕西、江苏、河南、河北、云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地,71位互助的家属来自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个家庭。
回应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已向缅甸外交部发公函
7月21日,记者联系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接到较多求助电话,大使馆已经向缅甸外交部发公函。缅甸外交部会通报公安部门,实施营救。至于何时开展营救,工作人员称尚不清楚。
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官网发布一条信息,称大使馆协调缅甸警方部署警力,成功营救一名被诱骗偷渡至缅甸从事电信诈骗的中国公民。大使馆同时提醒,切勿轻信所谓“工资高、门槛低”的海外高薪招聘信息,避免落入“电诈网赌”陷阱。
(文中阿斌为化名)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