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菏泽“三线”建设者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聚焦菏泽“三线”建设者

2011-01-22 17:14:33 来源:牡丹晚报

  

  张学义一边紧张有序地安装机器,一边掰着指头数着返回青岛的日子。一天清晨,刚刚起床的张学义正端着瓷缸在宿舍外刷牙,这时候,青岛国棉九厂菏泽分厂筹建处的副主任郭英走了过来,对他轻轻说了一句“张学义,你被留下了”。一句话,让他从青岛人变成了菏泽人。

  

  张学义、陈慧君:扎根菏泽的“三线夫妇”

  

  本报记者 姜培军

  

  带着两个月的粮票离开青岛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永生不会忘记。”提起当年菏泽“三线”建设的场景,如今已经66岁的张学义,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1944年出生的张学义,年仅14岁就成了青岛国棉九厂的一名工人。他回忆说,1966年工厂发动广大职工支援菏泽的“三线”建设时,他22岁,正怀着美好的理想,准备在青岛当一辈子前途无量的工人。

  

  原本平静的日子在一个清晨被打破,张学义和其他工友一同聚集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大会上,他大讲支援‘三线’的意义,讲‘备战备荒为人民’。”青岛国棉九厂厂长赵飞抑扬顿挫的讲演至今让张学义记忆犹新。为了鼓励工人投身菏泽“三线”建设,赵飞给张学义们勾画了一副美丽的画卷——菏泽分厂后面就是一片色彩绚烂的牡丹花,这里的大米味道鲜美,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

  

  1966年9月18日,张学义和其他两名工友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打起背包到了菏泽。他清楚地记得,离开青岛的时候,他们每人各带两个月的粮票。因为,工厂领导当时给他们的许诺是,完成两个月的机器安装任务就可以返回青岛了。

  

  “一下车,浮土把脚都埋住了,往四周一瞅,全是一人多高的荒草。”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正在筹建中的青岛国棉九厂菏泽分厂的荒凉程度仍然让张学义感到震惊。但青年人凑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充实而愉悦的,放下背包,他就满怀热情地投身到工厂的建设中。张学义到达菏泽的时候,工厂厂房正在挖地基,大家一边建设厂房,一边运输设备。工厂筹建的时候,计划安排的是5000纱锭,这在当时的菏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虽然任务艰巨,但我们这些建设者们都信心百倍,大家提出的口号是‘奋战一百天,叫烟囱冒大烟’”。张学义回忆说。

  

  “张学义,你被留下了”

  

  张学义一边忙着工作,一边掰着指头数着返回青岛的日子。一天清晨,刚刚起床的张学义正端着瓷缸在宿舍外刷牙,这时候,青岛国棉九厂菏泽分厂筹建处的副主任郭英走了过来,对着他轻轻说了一句话----“张学义,你被留下了”。“那时候,我的脑袋都木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张学义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他回忆说,1966年9月11日和9月18日这两批从青岛来的职工80%的都留下了,这群年轻人有哭的,有闹的,也有默不作声的。张学义介绍,在青岛国棉九厂菏泽分厂的建设过程中,来的工人总数在300余名,十排平房住得满满的。据他说,当时留到菏泽的,主要有三种人——单身汉、出身不好的、准备给孩子安排就业的。

  

  1966年10月底,张学义和工友们敲锣打鼓,欢迎到青岛学习的菏泽工人,“在敲打锣鼓的一瞬间,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四个月前我也是在青岛敲打锣鼓欢迎他们到那儿学习的。”短短四个月,他已经完成了从青岛人到菏泽人的身份转换。1967年春节到了,工厂号召工人们一起度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张学义由于患十二指肠溃疡,返回青岛看病,在青岛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1967年,所有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细韧的纱线纺了下来,周围的村民都过来围观,因为用机器纺线织布,这在当时的菏泽也是一大新闻。“那时候,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张学义说,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作为‘三线’工人的自豪感。”

  

  张学义说,那时候的生活,单调而充实。那时候,人人都看露天电影;土豆上市,家家都吃土豆,萝卜上市,家家都吃萝卜,生活就这么简单。没有加班费,没有奖金,他们的口号是“大雨大干、小雨猛干、晴天拼命干”,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出门见到的人基本都认识,见面都“老张”“小李”“师傅”的打招呼,闲时聚在一起唠得没完没了,一家有事大家帮忙。

  

  精通吹拉弹唱的“多面手”

  

  “年青的时候,我可是个人才,吹拉弹唱,可以说是样样精通。”说起自己在菏泽的“三线”岁月,张学义哈哈大笑。

  

  青岛国棉九厂菏泽分厂投入生产运行不久,平日爱好音乐和体育的张学义便受命参与组建工厂文艺宣传队。“开始的时候,宣传队规模很小,只有四样乐器——扬琴、二胡、笛子、笙。”他回忆说。随着工厂的发展逐步步入正轨,文艺宣传队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一大批工人脱产参与文艺宣传工作。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为了庆祝这次会议的隆重召开,工厂决定组建一支管乐队。“当时拨给的经费是900块钱,让我少花钱多办事。”张学义回忆说,最后他奔赴天津,在那里购买了一批二手乐器。后来,就以这批乐器为基础,组建了一只管乐队,随后便参与菏泽各地的演出,受到广泛欢迎。

  

  在张学义的家中,放着一只足球、一只篮球,上面都有球星的签名。“我是个老球迷。”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只足球递到记者手中。记者接过一看,上面有李金羽、周海滨、李雷雷等球星的签名。放下足球,他又给记者拿来一个奖杯,这是他去年参加全市老年乒乓球赛获得的奖杯。“英雄不提当年勇,现在没有当年的劲头了,当年乒乓球、篮球、足球,都是厂里数一数二的好手。”1979年,张学义从车间调到工会,主抓工厂的文体工作。他说,工作期间,虽然工作岗位多次调动,但是一直没有离开过文体领域。

  

  难以忘却的“三线”情缘

  

  采访中,张学义也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了“盘点”,这其中最难忘怀的便是他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之所以是他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是因为除了工作时四射的活力,澎湃的热情,还有花前月下的幽静,思慕怀春的美丽。

  

  1968年,张学义24岁,那一年,工厂里分来10余名青岛纺校毕业的大学生。张学义按照领导安排从中挑选文艺苗子,其中就有一名叫陈慧君的女孩。有一天,张学义的胃病犯了,疼痛难忍,他躺在宿舍里,用枕头顶住胃部,以减轻疼痛。当时文艺宣传队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文艺训练,但作为教练的张学义却缺席了。发现这个情况后,大家就委派陈慧君去探视张学义。“知道我的胃部疼痛后,她马上弄了个热水袋给我敷上。”张学义回忆起来,一脸的幸福,“从这件小事上,我发现她心眼好,待人热情,于是主动发起了进攻。”至于“进攻”的细节,他微笑着说“保密”。1969年7月,这对在菏泽“三线”工厂认识的青岛年轻人,在大家的祝福声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进入21世纪后,陈慧君、张学义先后退休,开始了幸福的晚年生活。2008年,老两口搬进了130平方米的新居,看着窗明几净的房子,张学义始终微笑着,“我每天下午去打打乒乓球,老伴去跳跳舞,日子蛮滋润的。”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