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应着“三线”建设的号角,他携妻将子豪情满怀来到了菏泽,投身菏泽开发建设的滚滚洪流。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抛热血、洒汗水,历经45年的光辉岁月。日前,记者采访了原菏泽棉纺厂总工程师邸鹤年,听他讲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邸鹤年:见证菏泽“三线”建设的总工程师
本报记者 姜培军
携妻将子战“三线”
“这些平房建于1966年,是当年的纺纱车间,我们工厂的发展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1月19日下午,74岁的邸鹤年指着几间低矮的平房说。时隔多年,他应记者的请求,再次来到他曾经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工厂。“工厂大发展,旧貌换新颜,这是当年难以想象的!”干净整洁的厂区、现代化的纺织机器、标准化的操作规范……这一切都让这名当年菏泽棉纺厂的总工程师赞叹不已。
1957年,年近20岁的邸鹤年,从天津纺校毕业,被分派到青岛国棉九厂,做了一名技术工人。由于他的勤奋好学,他很快成长为工厂的一名高级技术员。1966年秋,青岛国棉九厂在菏泽开辟“三线”分厂的号角吹响,此时的邸鹤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潘玉华也是工厂里的一名熟练工人。“那时候,三个孩子,大的五岁,小的才一岁,支援‘三线’建设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邸鹤年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但咱是共产党员,和平年代任劳任怨,战争时期冲锋陷阵,处处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接到调任青岛国棉九厂菏泽分厂的命令后,邸鹤年、潘玉华夫妇二话没说,将家中的生活用品稍加归整,就坐上了开赴菏泽方向的火车。那时候,铁路线还没有通到菏泽,他们先乘坐火车到达兖州,下车后,再转乘等候在那里的解放牌大卡车。“我当时享受了比较高级的待遇。”一旁的潘玉华微笑着说,“我带着三名孩子坐在了卡车驾驶室里,而老邸只能坐在车厢里。”
农民赶着牛羊进车间
1966年10月26日,经过一路颠簸,邸鹤年和他的同事们抵达菏泽,来到了这片他们将为之奋斗终生的土地。“连个院墙都没有,这哪里是工厂啊,我心里直打鼓。”邸鹤年介绍说,“几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女孩,当场就哭了起来。”放下行李,安顿好几名孩子,邸鹤年、潘玉华夫妇马上投入了工厂的建设中。高粱遍野,黄土垫道,厂房刚刚打下地基,一切都是原始的。采访中,邸鹤年讲述了几个小插曲:由于工厂没有院墙,有时候,附近的农民赶着牛羊就进了车间。多年以后,他才了解到,之所以不建院墙,是为了不隔断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一次下大雨,他要到外地采购一些机器零件,通往厂外的道路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拔出来,300米的道路走了45分钟。
“在那个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年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心里却鼓足了劲儿。”邸鹤年回忆,“无论干什么都敢于争先创优。”邸鹤年他们到达菏泽的时候,机器还在陆续的运输当中,潘玉华回忆她和一些女工自发开始了机器的除锈工作,没有工作服,就在身上扎个塑料编织袋。“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大家无论干什么都没有怨言。”直到今天,邸鹤年还在为当年工人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积极性,赞叹不已。
孩子上学自带面条
“无论多困难,大人的事总好解决,最难办的是几名孩子没地方安放。”潘玉华说,进入工厂之初,三名孩子让她们没少费了脑筋。当时,到菏泽进行‘三线’建设的工人,刚刚结婚生子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大人去上班,一群大小不等的孩子成了难题。最后,大家把各家的孩子都集中起来,然后找了几名老人进行照料。每天送孩子的时候,带上一些面条,中午的时候让老人们煮一煮,就是一顿午饭。1968年,工厂从青岛调来一批老师,又从车间抽调了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工人,成立了工人子弟学校。在到达菏泽两年后,这群在建筑工地上成长的孩子,才有了上学的机会。
为了解除邸鹤年和潘玉华工作的后顾之忧,1967年,他年迈的父母赶到菏泽,为他们料理家务。但不幸的是,两名老人在到达菏泽不久后,双双去世。
虽然条件差了点,但邸鹤年夫妇的工资还基本上可以满足家庭的支出。到达菏泽后,这些“三线”工人基本上延续了在青岛时的工资标准。邸鹤年当时作为24级干部,月工资为52.5元,潘玉华因参与多个工种的工作,多劳多得,月工资为70多元。那时候的物价比较低,维持家庭生活还没有问题。但此后的10多年内,他们的工资都没有动,一直到改革开放。
工厂的军事化管理
工厂生产生活的军事化管理,至今让邸鹤年记忆犹新。“厂部是团,车间是营,工作班是连,小组是排,各级领导相应地称为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军事化管理不仅体现在工厂的组织形式上,他们还多次进行军事化训练。采访中,邸鹤年、潘玉华、张学义、马立男等人多次提到1972年的鄄城拉练。站军姿、急行军、射击训练……这些军事训练科目,已经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据邸鹤年回忆,1967年底至1968年初,工厂各个车间开始试生产。他一开始在生产办公室,负责洗纱车间的生产。七十年代,青岛国棉九厂改为菏泽棉纺厂,脱离青岛的管理。八十年代是菏泽棉纺厂的大发展时期,扩建厂房,扩招工人,扩充机器。八十年代末,邸鹤年当上工厂的总工程师,一直负责技术工作,直到1997年退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邸鹤年的三个孩子都曾在菏泽棉纺厂工作过。大儿子1980年从部队转业后,到工厂开车,女儿同年进入工厂绘图室工作,小儿子1982年进入工厂机修车间。
45年过去,这个初到菏泽时的五口之家,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14口人的大家庭。在邸鹤年、潘玉华家的客厅里,悬挂着二人的金婚纪念照,照片中两名老人露出幸福的笑容。
(责任编辑: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