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楼:“一村一品”也是“品德之品”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董楼:“一村一品”也是“品德之品”

2016-02-22 09:01:53 来源:菏泽日报
    走进曹县古营集镇董楼村,到处摆放着的一排排晾晒粉皮的排架,是最吸引眼球的风景。董楼是远近闻名的粉皮加工专业村,全村80%以上农户从事粉皮加工,年产量50多万斤。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做粉皮,一干就是三十多年。”52岁的村民董德银说,他和妻子每天制作粉皮100多斤,一年下来,光加工粉皮的收入就有10万多元。原来,制作粉皮从磨粉到晾晒全靠人工。现在,他又投入1万多元,购买了磨粉机,安装了烘干设备,即便赶上阴天下雨,也能照常生产。
    “一村一品”往往有特殊的历史原因,蕴含着不为外人所知的人文因素。“董楼的粉皮之所以几十年长盛不衰,就因为用料纯正。”72岁的董迎亮老人说,董楼村粉皮历史很悠久,一直采用绿豆粉,经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皮薄、透明、耐煮。
    “我们村一户一年得用十多吨绿豆,每年秋季都早早存下货。”有村民插话。在那些粉皮作坊里,记者看到,一个个大缸里面浸泡着的全是绿豆。不管市场上绿豆价格有多贵,董楼人都恪守一个信条:不掺杂使假。
    “生产绿豆粉皮就必须用绿豆。”这看似“死脑筋”的坚守,却为董楼村的绿豆粉皮打出了名气、树立了品牌,销路一直看好,村民们靠粉皮加工都能踏踏实实地赚到钱。
     “干粉皮加工就是出个力气,却特别实惠。”村民董传爱说,他干粉皮加工没几年,不仅供应两个孩子读完大学,还建起了漂亮的两层楼。
     村党支部书记董西魁说,村里从事粉皮加工的户,大户一年能收入15万多元,小户一年收入8万多元,最小的户也能收入4万多元,平均接近七八万元。所以,村里流传一句顺口溜: “一口锅两个旋,一年能赚好多钱;一家人合力干,一年净赚七八万”。
     信用难得易失,费几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不慎而失掉。董楼人尝到了诚实信用带来的甜头,像保护自己的眼晴一样呵护着得之不易的信誉。
    原来,粉皮加工户各自为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单打独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村两委紧紧抓住镇党委政府实施“一村一品”的大好契机,带领粉皮加工户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经验,成立了粉皮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在远离大路、相对封闭的地方设立粉皮加工区,把分散的加工点集中起来,远离粉尘等污染;在工商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他们精心设计了图文标识,申请注册了“董楼德银粉皮”商标,让土生土长的董楼粉皮有了“身份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合作社与质检部门合作,统一从正规绿豆生产基地采购优质原料,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合作社统一购置粉皮加工设备,入社农户必须按照加工操作标准和具体要求生产加工,使用同一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只要保证质量,不用出家门,就会有人上门购买。传统小手艺一样可以发家致富。”粉皮加工户董从国对粉皮加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 武占民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