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夫:天台行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林冠夫:天台行

2017-03-28 15:13:55 来源:新华网

  

    林冠夫

  浙江的天台山,与普陀、峨嵋、五台,还有九华,并称为佛教名山。而诸山之中,天台又有其特殊地位。此山的国清讲寺为陈隋间首开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即智顗)所创建,此寺因而成为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各大宗派中居极为尊崇的位置,天台的国清讲寺由是成为虔诚崇尚佛法者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地。

  天台山国清寺,我心向往之亦已多年,尝发宏愿,希望有朝一日前往朝拜瞻仰。奈俗扰纷繁,复值衰年受困于采薪之疾,朝寺之愿久未赋遂,盖虔敬不称,有愧于佛门,自譬自解,诚亦好事多磨也。

  戊子晚秋,时余已年逾古稀矣,终于有幸一履天台。前此,亦属挚友亦是学生的明瓒居士张永强兄知我有此夙愿,屡屡愿逭及陪同通往。近年来每与明瓒相见,几无一次不称说天台,兼及寺中的几位大德。以是,得明瓒兄及其他友人多方关护,复有挚友梦初兄亲自安排,方有此次天台之行。此行非为狎游山水,实怀虔敬之心,以瞻仰古刹,朝拜天台祖庭之夙愿得遂焉。

  山中数日,有幸拜谒国清寺住持可明大和尚。大和尚法体违和,不便多所打扰,谒罢即兴辞而出。尤幸者,大和尚赠我以“光寿无量”四字横幅,墨宝至贵,当慎重保存,以贻后人。

  数日间至为难得者,是得允观师接待。师曾就学于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修行有自,法理俱精。短短数日朝夕相处,聆听师之佛法启悟,恭读师所藏佛学经论,沐受佛门雨露,澄涤俗虑,胸襟为之豁然洞开,度过一段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清净宁和时日,诚生平之幸事,亦殊缘也。

  其间,允观师还导我同游石梁,访方广寺定隆师。石梁为天台胜景,清流潺缓,一巨石跨涧而过,引人玄想。定隆师为方广寺首座,尤精茶艺,拜谒时承赐午斋,虽匆匆一面,而至为难忘,深感他无纤毫尘虑,一派清净澄明,与允观师略同。

  山中无历日,竟至忘却尘间岁月。拜谒几位大德,归心宁静,是亦一重因缘也。遂成小诗数章,以写朝拜天台祖庭之感受,遥寄允观师,并恭求法教。诗三章,题为《天台书怀》,肤浅平庸,初未敢自信,然述事言怀,亦其时心态之实录也。诗曰:

  之一

  一番花雨涤凡尘,颇感世间苦厄因。

  堪笑名场征利客,哓哓蜗角论亏盈。

  之二   

  人间那见千江月,徒执卮言事谬归。

  草木枯荣浑易事,何劳逆岁数芳菲。

  

  之三

  无端思绪正萦牵,岑寂寒斋年复年。

  遥望南天难一语,蓬莱弱水路三千。

  

  

  附:悼怀苏仲翔先生

  苏仲翔先生,余素所敬仰之乡前辈学者、诗人也。五七年丁酉之岁,因尽人皆知之变故,罹劫见放关外,嗣后一生曲折坎坷,殊难细述。先生于佛学亦修研有素,余拜瞻浙中天台国清寺,寺中大德允观师道及先生昔年手书之《隋梅写生题偈》。先生弃尘有年,而手泽犹存,不意于国清寺见之,异哉缘也。因追思当年,蒙先生不弃,清茗对饮,促膝长谈,忽忽二十馀年矣。先生原诗亦见于《国清寺志》,序终奏雅,以“赊、斜、花”为韵,感而追和小诗以附骥,贻续貂之笑在所不计也。和曰:

  

  隋梅萎后复重赊,自返生机映月斜。

  邪处风霜难抑正,终荣一树寂中花。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红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