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张葡萄”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硕果累累“张葡萄”

2017-04-10 16:43:09 来源:牡丹晚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作为一名造诣颇深的花鸟画名家,张福盈对葡萄情有独钟,以其多姿多彩的画笔,绘出了一幅幅鲜活透亮、熠熠生辉的葡萄作品。“张葡萄”的称号已响彻齐鲁艺术界。如今,提起“张葡萄”无人不知,以致许多人只记得其称号,却不知其真名。第26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心织笔耕·画飘丹香”张福盈国画精品展4月6日至9日在市博物馆举行,这几天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市民对张福盈的画作赞叹不已。牡丹晚报记者也对张福盈进行了专访。

  张福盈是东明县人,自幼喜欢涂鸦。1991年12月,他应征入伍,来到青海二炮某部。在苦练保家卫国本领的同时,他利用空闲时间绘画,那时他画得最多的是牡丹。久而久之,他感觉画牡丹的人太多,许多作品千人一面,很难突破,于是他想尝试画其它题材。他到书店翻阅了很多画册及有关绘画技法的书籍,其中著名花鸟画家苏葆桢的一本关于画葡萄技法的书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利用休假时间考察了书画市场,更坚定了他学画葡萄的决心。他首先想到跟著名国画家苏葆桢学习绘画,但素昧平生,怎么办呢?经过多方打听,他终于得到苏葆桢在四川的住址。

  1995年冬天,张福盈利用休假时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找到仰慕已久的苏葆桢。这位著名老画家了解到原委后,慈祥地笑了笑,说:“你画几笔给我看看如何?”于是,张福盈忐忑不安地拿出了几幅牡丹作品,并在宣纸上画了起来。看了他的作品,苏葆桢不觉眼前一亮,评点起来。就这样,苏葆桢留下了这位远道而来拜师的年轻人。而勤奋好学的张福盈一学就是一个月,假期结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此后四五年间,他总是利用休假时间跟苏葆桢学习,并经常到葡萄园和郊外写生。在苏老师家,他如痴如醉,沉醉在葡萄世界里。

  在中国花鸟画的仙苑琼林中,葡萄历来被视为一种吉祥果,张福盈谈及他的葡萄画法可谓滔滔不绝:“葡萄珠上的高光尽量含在葡萄中,太露了就失真得像玻璃。”他在葡萄霜的表现上,常用石青、石绿调入画葡萄的紫、绿中,能将葡萄画得立体晶莹、浆水欲滴,同时还富有霜感。在葡萄叶的画法上,张福盈不仅运用写意画中有无相形、虚实相生的画法,注意水墨淋漓的效果,用自然形成的肌理以增加书画的效果,还大胆尝试在画好的叶子上喷洒盐粒,这一独创的技巧使叶子质感倍增,更加形象逼真。葡萄藤是一幅画的骨架,也是“势”的表现,张福盈说,“画中笔墨要做到多而不满,色中而不滞,浓而不妖”。

  “什么是好的工笔画,我认为一定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张福盈说,“对于中国画的传统和创新,这不是一个可以被表演或者打造出来的东西。它必须符合历史的规律,是一个艺术家用他对艺术的真心,全情投入的一种呈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带给世人的不光只是形式上、造型上的美,而应该还有更多的精神上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正能量。

  经历了太多人生感悟的张福盈曾说:“当我面壁而坐的时候,与笔同行的还有思想。画在无声地要求我们:做人、作画都必须心诚。作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修、自悟、自省的过程。画使我的心境与画境日趋淡泊、平静。”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