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2017-10-18 10:27:14 来源:牡丹晚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所所美丽校园投入使用;贫困户脱贫致富,人民安居乐业……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以来,菏泽紧紧围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基础突破、扶贫攻坚、和谐创建“四项工程”,牢牢把握以加快发展为先、以提高质量为基、以改善民生为本的三个“主攻方向”,砥砺前行,务实图强,在后来居上征程上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菏泽正努力打造 “让本地人留恋、外乡人向往”的苏鲁豫皖区域中心城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撤地建市20周年。

   2016年11月18日,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实现了菏泽A股“零的突破”。目前,菏泽医药产业不断壮大,主要指标总量及增幅连年位居山东前列,一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医药产业基地。如今,菏泽正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医药城”,加速向“全国医药产业十强市”迈进。

   医药产业,只是菏泽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按照“敲开核桃、一业一策”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着力推动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42家,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7062亿元;农业优势持续增强,粮食总产实现十三连增,新增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80万亩,建成“一村一品”特色村镇938个。

   曹县大集镇丁楼村村民周爱华怎么也没想到,2009年,她在村里第一个通过淘宝网进行的一笔影楼服装销售,如今会成为全市打造的大产业。现在的丁楼村早已是闻名的“中国淘宝村”,大集镇通过淘宝发展表演服饰产业成为菏泽电商第一镇,菏泽农村电商产业也已涌现出“网店+工厂+网络分销”的“大集模式”。

   如今,菏泽淘宝村发展到61个、淘宝镇发展到6个,均占全省的1/2、全国的1/22,农村电商呈现出跨行业、裂变式竞相发展的新局面,获批创建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我们园区是菏泽最大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现在与阿里、天猫、京东合作,利用他们大平台的流量资源,把特有产品销往全国。”菏泽天花电商产业园负责人褚夫忠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像这种‘蘑菇凳’,开发出来以后成为‘爆款’,一年卖了400多万只。地方特色产品,经过我们一系列的改造到达消费者后,既有特有的价值,在包装上也比较时尚,比较为年轻人接受。”

   “互联网+”革命在菏泽已超出农村,实现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市13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触网”,占比达43%。

   菏泽的发展正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指出:“对符合实际、看准了的事情,就大胆干;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就勇于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因为丈夫的一场大病,鄄城的许雪丽一家在前年生活变得十分困难。最近,家门口的扶贫就业点让她挣钱顾家两不误。工作第一个月,她挣了1500元钱。

   “我给孩子买了她喜欢的衣服,给俺对象也买了一身衣服和营养品,家里高兴得跟过年似的。”许雪丽兴奋地说。

   许雪丽一家得益于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视察时强调指出,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菏泽是全省脱贫任务最重的地方,打好脱贫攻坚战,既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全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这是市委书记孙爱军在多次会议、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我镇共有8796名贫困人口,去年有5300多人脱贫。”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亮出了2016年的扶贫成绩单。

   鄄城县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点,探索出了一条建设“就业扶贫车间”的路子。董口镇筹措资金460万元,率先为33个行政村各建了一处300平方米左右的“扶贫就业车间”,引导户外家具、头发制品、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菏泽市大力实施“一户一案”精准扶贫、“一村一品”产业扶贫、“一人一岗”就业扶贫和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实行精准扶贫“双向承诺”机制,推动所有工作为脱贫攻坚服务、所有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所有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2014至2016年三年减贫118.7万人,今年预计再减贫39.92万人。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一人一岗”就业扶贫是菏泽探索出的最可靠、最稳定、最有效的脱贫办法。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目前全市已建成扶贫车间2826个,带动近6万名贫困群众脱贫。

   让有劳动能力的富起来,对因病致贫返贫的也要扶起来。

   自2016年起,菏泽市在全省率先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将群众住院医疗个人负担费用占比降至5%左右。

   “学校占地110亩,绿化覆盖率达40%,教室都安装了中央空调。”这是最让牡丹区吴店镇中学校长张奇引以为豪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黑板变成了电子屏幕,如今的菏泽,农村最美最好的建筑在学校,市区和县城最美丽的地方是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指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小学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是菏泽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短板。

   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市委书记孙爱军明确提出:“哪怕只上一个项目,也要加快学校建设;哪怕只进一名财政供养人员,也要留给教师;哪怕只有一元钱投入,也要花在孩子们身上。”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累计完成投资65.08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开工168所、竣工117所,新增教学班3417个、学位15.4万个,新配备教职工9264人。

   “原来住棚户区时,别说跳舞了,连扭秧歌都感觉不好意思。棚改后,居住的环境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心情自然也跟着好,通过跳舞给自己找找乐子。”市民刘国庆笑着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从2016年底开始,牡丹区牡丹办事处桂陵社区358户棚改居民,陆续搬入御河丹城小区新建楼房,开始了新生活。每天吃完晚饭,刘国庆就拎着音响走出御河丹城的新家,在小区售楼处前的广场上,与邻居一起跳起欢快的水兵舞。

   安居乃民之所盼。与先进市相比,菏泽在城市建设上差距最为直观。

   近年来,菏泽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打响了菏泽城市发展史上规模空前的棚改攻坚战,棚改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2017年,全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18.2万套,约占全省四分之一,棚改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截至9月底,全市122个棚改项目累计完成征收18.2万户,征收完成率100%;开工及货币化安置19.9万套,开工率109%。全市11个县区均提前3个月完成了年度棚改计划。9月开始已启动了部分2018年棚改项目的入户丈量、征收拆迁等前期工作。

   一栋楼房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随着全市城市工作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动员大会的召开,《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的印发,菏泽正努力打造“让本地人留恋、外乡人向往”的苏鲁豫皖区域中心城市。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