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秸秆还田 仰首白云蓝天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低头秸秆还田 仰首白云蓝天

2018-06-07 10:40:17 来源:

低头秸秆还田 仰首白云蓝天

—— 定陶区马集镇秸秆禁烧工作侧记

      “多亏了志愿者的帮忙,我一定全力支持秸秆禁烧工作。”6月5日中午,烈日当头,热浪滚滚。在位于定陶区马集镇袁堂行政村大片农田里,年逾五旬的袁堂村村民何秀敏正在地头看着收割机收割自家小麦。今年麦收期间,由于丈夫和儿子都在外打工,收麦子的重担就落到她一个人身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袁堂行政村四五名宣传队成员和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下,不一会的功夫,她家的两亩多小麦全部收割完毕,遗留下的秸秆被粉碎后100%就地还田。看着金灿灿的麦粒尽收囊中,她乐得合不拢嘴。这是马集镇充分发挥“一队一组”作用,引领广大党员群众模范带头、冲锋在前,全力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以前,群众也知道秸秆焚烧不好,既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很多民户家里没啥劳动力,能干活的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可好了,有了志愿者帮扶和宣传,‘一队一组’作用明显,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支持。”袁堂行政村支部书记王向阳如是说。

   在袁堂行政村南外环路南侧,几名胸前佩戴党徽、头戴小红帽的宣传队成员和党员志愿者,有的在调度收割机械,有的在监督灭茬机作业,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与他们谈话中记者得知,“一队一组”的作用可是非同一般。

   正在现场巡查秸秆禁烧工作的马集镇农委办公室主任刘瑞立告诉记者,“一队一组”即党组织+麦收宣传队的简称,党组织由镇村党员志愿者组成,镇农委办公室人员则是组成麦收宣传队的主要成员。为充分发挥“一队一组”的重要作用,马集镇印发了《关于在全镇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2018年度 “秸秆禁烧当先锋,综合利用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以镇村党支部为单位,统一配备了灭火机和铁锹、扫帚、水桶等灭火设备。

   马集镇秸秆禁烧工作启动以来,党组织以及宣传队成员自发加入到禁烧队伍中来,带头签订禁烧协议书和禁烧承诺书,并带动身边的党员群众组建了秸秆禁烧 “志愿攻坚队”“志愿巡逻队”“志愿突击队”“志愿帮扶队”4支队伍,全天候战斗在秸秆禁烧的第一线,开展义务宣传、义务巡逻、义务突击抢险、义务帮扶、义务监督等工作。每台收割机、旋耕机均跟派1名“一队一组”成员,保证收割一块、旋耕一块,一人一机、人随机走,机不停、人不歇,24小时盯守管控,确保了留茬深度达到标准和秸秆粉碎还田率100%。

   此外,按照上级“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黑一块田”的总体要求以及“零火点”总体目标,“一队一组”成员还积极发动身边村民党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及群众,采取横挂条幅、宣传车播放、地头谈心、入户走访等方式,全力做好宣传引导,将党委政府禁烧的决心、措施、补助政策和重要意义,以及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离田变废为宝的新技术传到田间地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变成自觉行动。目前,马集镇共印制宣传横幅100余条,出动十辆宣传车,入户及地头走访500余人次,筑牢秸秆禁烧防线。

   通讯员 梁庆庆 记者 刘卫国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