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镇:围绕民生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郭村镇:围绕民生推进乡村振兴

2018-11-07 08:32:57 来源:

10月31日,记者走进单县郭村镇西村看到,村内柏油路宽阔通畅,镇政府投资近百万为村民打造的学子广场洁净宽广,广场西侧是装修精美的村民住宅楼,东侧的村五星幼儿园不时传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广场中间十二生肖雕塑栩栩如生,十九大精神宣传栏前不时有村民驻足观看,广场周边绿树成荫,生机勃勃,不少村民在凉亭下谈笑风生……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产业振兴为基石、扶贫攻坚为抓手、党的建设为统领,关注民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 镇党委书记郭瑞峰告诉记者。

产业支撑强筋骨

在镇产业园区的单县弘锦针织有限公司车间内,记者见到了正在检查安全生产的公司董事长林涛:“我厂这一车间可容纳100多人就业,今年每吨兔毛纱线卖到8.3万元,年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上缴税收300万多万元。”林涛说起自己的企业如数家珍,镇政府对我们这些返乡创业人员给予许多政策优惠,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我们干得称心如意。

宏远服饰是位于镇产业园的另一家以加工羊毛为主的生产企业,公司总经理李荣强说:“我原来在浙江从事羊毛经营,2016年,投资2000万在家乡建厂创业。现在车间里从事拣毛工作的中老年人有130多人,另外还有数百人把羊毛拉到家里挑拣,从事这项工作的多是中老年人和贫困户,平均每月每人有1000多元的收入,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广大群众收入。公司每年向国家缴纳数十万元的税收。”

镇皮毛产业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以镇驻地产业园区为中心,辐射带动方圆15公里,近三千户从事皮毛经营,郭村全镇占据全国皮毛产业的半壁江山。目前镇驻地共有12家皮毛经营企业,现已形成从洗毛、炭化、梳毛到纺纱一条龙的毛纺产业链,成为该镇的一项支柱产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项目助力摘“穷帽”

在大韩庄村党支部书记吴凤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该村62岁的贫困户刘玉芝家,看到她正在庭院里包装卫生香。“包香是个耐心活,适合老年人干,按件计酬,每天有30多元的收入,这样一月下来,收入过千元。”“刘玉芝的女儿蒋凤云身手快,每天能有50多元的收入,卫生香是自己到厂里拉或制香厂派人送过来,这样收入固定,开现钱。”吴凤春快人快语。“卫生香包装简单易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非常适合留守中老年妇女就业,在家里就可以包装,我村的许多贫困户因此而脱贫。” 吴凤春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镇依托主导产业建设了31个扶贫车间,实现了扶贫车间行政村全覆盖,利用扶贫资金建设各类扶贫项目20个,走出了‘以产业带项目、项目增加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扶贫路子。”镇扶贫办负责人如是说。

皮毛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皮毛分拣环节工艺简单,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操作,在家里就可以从事皮毛分拣,镇东村的三家毛纺规模企业年销售收入6500万元,利税300余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300余人从事皮毛挑拣工作,其中30%为贫困户。镇里设置五处芦笋、黄桃初加工点,贫困户可以从事芦笋削皮、黄桃挖核等工作,其中立兴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所从事的芦笋、黄桃生产中,带动周边120多贫困户脱贫。另外,该镇的扶贫车间还引进了服装加工、木器加工、玩具制作等相关扶贫项目,有效带动了全镇200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现了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每名就业的贫困人员,每天还可以享受到5元的贫困补贴,真正把贫困户嫁接在产业的链条上,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党建引领增活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当中,我们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打造了一支讲党性、讲团结、讲奉献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形成了号召群众、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战斗堡垒。每季度举行一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先进党支部介绍经验,落后党支部表态发言找差距,实现了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同时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使大家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镇党委副书记孙振华如是说。

记者在大韩庄村韩凤兰家看到,盛开的菊花和吊篮、幸福树等花草把整个庭院装饰得分外温馨舒适,她拿出村委会颁发的“美丽庭院”奖牌给记者看,脸上充满了喜悦之情。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吴凤春高兴地介绍说:“她是我们村广场舞队长,能跳能唱,业余时间带领大家学舞蹈、唱戏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同时她还是镇电子厂的班长,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家的两层小楼有二百多平方米,真是吃得好、穿得好、住的美、不缺钱,唱着过日子。”

该镇按照全县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规划,今年投资550万元重点打造了大韩庄、东村、西村、武生店美丽乡村片区,铺修道路6.5公里,铺设下水道4500米,建设广场3200平方米,安装路灯240盏,栽植各类绿化苗木8万余棵等,为群众提供了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为切实改善居住环境,镇里全面开展了“清洁庭院、清洁厅堂、清卧室、清厨房、清厕所”和“规范穿戴及生活方式”的“五清一规范”清洁活动。通过改善群众家庭环境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记者 王富刚 王恒 通讯员 张永法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