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让街巷成为美丽乡村的缩影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巨野:让街巷成为美丽乡村的缩影

2019-03-19 09:54:02 来源:

  仲春时节,记者在巨野县万丰镇毕庄村采访,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分类桶,一个写着“可沤”,一个写着“不可沤”。“自从县里要求垃圾分类以来,我们村不仅街道更加干净了,而且垃圾总量大幅减少,以前三五天送一车垃圾,现在一个月还送不一次呢!”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江告诉记者。

  据了解,垃圾分类工作在巨野县农村已推行两年。两年间,巨野县200个垃圾分类试点村不仅实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常态化,而且还做到了垃圾总体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日前,柳林镇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创建工作,旨在动员全镇干部群众以垃圾分类“小入口”,推动全镇生态、人居环境“大变局”。农村垃圾分类“巨野经验”正被周边县区甚至外省市学习、复制、推广。

  垃圾围村,蚊蝇满天,空气污浊,百姓抱怨,这是前些年巨野农村的现状。建设美丽乡村,必须首先从改善农村环境入手。

  2014年,巨野县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当时巨野县对农村垃圾实行的是“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田桥镇王土墩村村民王光立说,当时镇里给村里配发了垃圾桶,摆放到街上,村民啥都往里扔,可沤的、不可沤的,菜渣子、西瓜皮、尿不湿,甚至包括建筑垃圾、砖头瓦块。桶里的垃圾经过风吹雨淋,猫抓狗咬,弄得街上乱七八糟。镇政府来车拉走,集中到一块,再送县里处理。

  农村垃圾进城带来的后果是,县城垃圾处理场“压力山大”。如何减少垃圾的进城量,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2017年,巨野县在农村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并划定200个村为第一批试点村。当年8月,试点村公用垃圾桶正式撤出村庄,村民们家家户户分到了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一个用来盛放可回收垃圾,一个用来盛放不可回收垃圾。刚开始,农村垃圾分类推行遭遇困难重重,很多村民不理解。巨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凤鸣说,要顺利推行垃圾分类,首先要让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巨野县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主要推行“两次四分”的垃圾分类法,垃圾分类逐步被试点村群众接受、认可。

  万丰镇党委书记刘义锋介绍说,推行“两次四分”的垃圾分类法之后,全镇每个试点村建立一处垃圾降解池,将可沤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施用庄稼;不可沤的由村保洁员分拣,可卖的卖掉,不可卖的交镇环卫中转站统一送县垃圾处理厂。这样,农村垃圾总量和原来相比能减少70%以上。

  “俺村群众由刚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大家自觉将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习惯。”董官屯镇董海村保洁员乔兰香说,“垃圾分类以来,村内环境大变样,菜叶、垃圾袋、牙膏皮、玻璃瓶等乱丢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街面更加干净,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

  目前,巨野县已经在456个村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对于通过验收的垃圾分类试点村,县财政每村给予1万元奖励。巨野县计划利用2-3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一批关键性的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使全县垃圾分类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道路,让大街小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成为最美的音符!

  记者 苏成华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