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拨浪鼓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永远的拨浪鼓

2019-08-06 09:55:31 来源:

   陈正国

  周日上午,在家拜读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二十四孝图》,文中有一个"鼗"字,读音拿不准,字义不清楚,便顺手翻开放在一旁的《新华字典》来查阅。这才知道"鼗"字,读音为tao,二声,鼓部,字义为长柄的摇鼓,俗叫拨浪鼓。一看到“拨浪鼓”三个字,我的思绪立即就被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童年,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扑棱棱”、“扑棱棱”的拨浪鼓声,声音还是那么响脆、悠长和亲切,令我顿生一种不可言状的情愫。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走街串巷兜售商品的小商小贩们,总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家什来招徕顾客。例如卖香油、换豆油的小商小贩们,喜欢敲打木梆子招徕顾客,那木梆子的声音沉闷而短促;耍把戏、变魔术、说书唱戏的则喜欢敲打铜锣或一种叫“咣咣嚓”的乐器来吸引观众,那声音炸响而刺耳;卖豆腐、卖馍馍的则喜欢边走边扯着嗓子吆喝“卖豆腐喽”、“卖馍馍喽”,那声音故意喊得悠长而响亮;唯有货郎们多用拨浪鼓招徕顾客,拨浪鼓的声音清脆而悠扬,是我童年时期最喜欢的声音之一。

  那时候,货郎们一到村口,就开始不停地卖力转动拨浪鼓,那清脆、响亮而悠扬的声音,立即就引来左邻右舍围观,有时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甚至达到了水泄不通的程度。大娘大婶们要买的多为缝补衣服所用的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大姑娘小媳妇钟爱的多是红头绳、橡皮筋、万金油、“裂手油”和雪花膏等梳妆打扮所需的东西;我和小伙伴们喜欢的自然是能吃的能喝的零食,吃的花样有很多,诸如“花米团”、芝麻糖、糖豆子、炒瓜子、糖葫芦以及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糖块,喝的东西我至今仍能忆起的只有一种,那就是“糖精”啦。买一包糖精只要一角钱,一包糖精不过二十多粒,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大如高粱粒。每次喝水,只要捏上三、五粒,就甜得人掉牙。

  每当货郎们进村,我和小伙伴们就会一拥而上,围着货郎们的摊子看了又看,问了又问,摸了又摸,但由于“囊中羞涩”和没有东西可以用来交换,多数时候都只是过过“眼瘾”而已。只到货郎们收摊离去,我和小伙伴们才会恋恋不舍又怏怏不乐地回家。好在“花米团”、芝麻糖、糖葫芦等令我们馋涎欲滴的“零嘴”,可以用烂鞋底、破塑料、旧布头、破棉絮、金蝉壳以及废铜烂铁等废品来交换。那时,买卖双方并不太讲究讨价还价,货郎们只要看一眼或拿在手里掂量掂量你拿来的东西,就会立马说出可以交换的零食和数量,你若没有异议,双方等价交换就算大功告成,各得其所,自然皆大欢喜。

  每年的节假日,是我和小伙伴们挖空心思搜罗各种各样废品换零食用来解馋的最佳时机。为了想法设法弄到可以用来交换“零嘴”的废品,我曾和小伙伴们去镇上的铁工厂和造船厂捡废铁,还曾去附近的村上捡拾烂鞋底、旧布头和各种各样的农药瓶子。有几位实在经不住糖果诱惑的小伙伴,曾偷偷地从自家鸡窝里拿出老母鸡刚刚产下的鸡蛋换糖吃。还有位小伙伴竟将爷爷刚从集市上买来的新铁锨拿来换“零嘴”,结果被父母暴揍了一顿……

  如今,在我老家的街头巷尾,再也看不到货郎们来去匆匆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拨浪鼓那清脆而悠扬的声音,但拨浪鼓却永远留存在了我的记忆里。每每念及,虽有些许的苦涩和酸楚,但更多的是温馨、幸福和甜蜜。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