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文化人解决问题的撒手锏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文化自信:文化人解决问题的撒手锏

2019-08-30 10:35:55 来源:

  文化自信:文化人解决问题的撒手锏

  □王西胜

  【经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mò),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sàng)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yù)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第九》

  【浅释】

  没,同“殁”,去世。兹,此,这里,代指孔子自身。斯,此,这个。后死者,孔子自称,与作为先逝者的文王相对而言。如予何,奈我何。

  关于 “畏”,《礼记·檀弓上》云:“死而不吊者三:畏、厌(yā)、溺。”郑玄注云:“人或时以非罪攻己,不能有以说之……孔子畏于匡。”据此,“畏”的意思是自己没有犯什么罪过却受到他人的攻击,而又跟对方解释不清。

  据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匡地被人围困,正是一场十分不易辩白的误会。由于孔子跟他的 “老冤家”阳虎长相酷似,而更为巧合的是,孔子路过匡地时,其车夫颜刻,正是当年阳虎祸害匡人(《左传》载,定公六年,阳虎帅师“侵郑取匡”)时给阳虎驾车的人,并且颜刻还在现场手举车鞭指示了当初入匡的位置,这令对阳虎怀恨已久的匡人深深地将孔子误认作阳虎,而不肯放过。

  万分危难之际,孔子淡定从容地说道:“文王逝世过后,其载道之文化不是已经落在了我的身上吗?假如上天要将这份文化灭除的话,作为后死者的我就不会有机会得知此文了;既然上天没打算灭除这份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很清楚,传播斯文,弘扬此道,教化生民,是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作为一个有天命在身的人,他只需要保证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好了,其它的所有一切,小至衣食温饱,大至生死安危,一概不需要自己去操心。如此方为“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没有任何一样能够动其心,所以他可以无时无刻地处于“无入而不自得焉”的状态中,内心一片坦荡无垠,畏于匡如是,陈蔡绝粮如是,微服过宋亦如是。自有生民以来,真正的文化自信,莫过于此!

  《说苑·杂言》载,子路勇武,怒而操戟,欲与围困他们的甲士搏杀,被孔子给制止了。孔子说:“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也,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然后命子路唱歌,他自己亲自抚琴和之。不可思议的是,三曲过后,甲士们竟自动撤兵了。或许是对方通过子路与孔子的唱和意识到,暴徒阳虎不可能具有如此高的文化水平,所以知道认错人了。

  就这样,一群文化人最终靠自身足以通于天道的文化自信、寂然不动的文化定力和至诚能化的精湛专业,从容不迫地与不确定性共舞,自然而然地化解了一场貌似关乎生死的重大危机!

  【附录:子畏于匡】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也,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说苑·杂言》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